回顾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海军的表现让外界颇感意外。尽管在苏联时代,俄罗斯海军曾经拥有显赫的地位,其综合实力也曾跻身世界前列,但长时间以来,俄罗斯对海军领域的投入逐渐减少,装备老化和后续维护缺乏已经显现出明显后果。经历岁月洗礼,如今的俄海军整体实力早已无可和往昔同日而语。
与中美海军相比,俄罗斯现有的海上力量明显逊色。作为全球主要军事强国之一,俄罗斯这样落后的海军力量无疑是不足以维持其大国地位,在国内引发了关于大力复兴海军的讨论。
影响俄罗斯海军衰落的因素众多,其中维护保养的滞后格外突出。“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作为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也是从苏联时期承袭而来的重要遗产。但由于未获得完整技术资料,对其升级和维护一直困难重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遭遇深重的经济危机,海军发展被迫停滞,航母也多年无人问津,等到需要重新启用之时,已残破不堪。
“库兹涅佐夫”号命运坎坷。俄罗斯原计划对其进行全面修缮,使其恢复战力,谁料修理过程中发生火灾,严重损毁了甲板。限于本土造船与修复能力的薄弱,这艘航母迟迟无法重新服役。作为“门面”的航母遭遇如此挫折,也使得俄罗斯航母力量陷入停滞。
俄罗斯海军的其他现役舰艇状况同样堪忧,不少主力战舰已显陈旧,维护保养不足,老龄舰艇更新缓慢。这样的现状极大制约了俄罗斯常规海军力量的提升,强化现代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应对目前困局,俄罗斯国内有声音建议,借助自身核潜艇技术,与中国展开舰艇装备领域的交换,比如以“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的技术,换取中国的新型水面战舰,例如054A型护卫舰、052D型驱逐舰或075型两栖攻击舰。作为全球第四代战略核潜艇的代表,“北风之神”无疑是俄罗斯海军赖以自重的尖端装备,在国际上同样技高一筹。事实上,俄罗斯海军目前较强的作战能力几乎建立在核潜艇技术优势基础之上。
在核动力潜艇方面,俄方技术仍高于中国。如果中国能够获取“北风之神”级别的核潜艇技术,无疑将大幅提升自身海上战力与战略威慑水平。从中国角度对于054A型、052D型军舰而言,这样的技术输出损失较小。例如054A护卫舰,已出口至巴基斯坦,在中国海军队伍中定位为辅助舰艇。若因此获得俄方顶尖潜艇技术,交换可谓极具性价比。
至于075型两栖攻击舰,是否参与交换,中国则需更为谨慎。这一类型具备世界先进水平,其两栖作战能力对任何大国都极为重要。多年来,俄罗斯急于提升海军两栖能力,还曾试图向法国采购同类舰艇,惜因政治关切,无功而返。
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在军贸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各类新型舰艇逐步对外出口。珠海航展结束后,诸多新装备也被国际市场关注,甚至052DE型军舰也已推向国外。由此,中国在是否对俄开放075两栖攻击舰出口上,或许会更为灵活权衡。若能换取“北风之神”技术,有其独特吸引力,中方基本不会吃亏。
纵观中俄之间关于舰艇技术交换的前景,实际合作的可能性依然有限。从俄罗斯高层角度观之,他们很难同意将代表自身核心军事竞争力的新一代核潜艇技术拱手相让。有失核心压箱底技术,对俄国际话语权乃至安全形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历史经验也不可忽视。中国曾希望向俄罗斯购入航母,尽管俄方航母当时已接近淘汰,依然因种种阻力未能促成交易。事后,俄罗斯又寻求中国协助完善航母建造,这段往事使双方在技术合作中格外敏感,俄罗斯对自身技术优势的重视与自尊心同样是谈判障碍。
更为实际的障碍还在于资金。经过多轮现代化改革,中国舰艇装备已趋高科技化,其价格居高不下。以俄罗斯现有的军费水平,想要批量引进中国先进战舰,无疑压力极大,也增加了技术交换难度。
受到技术、资金与战略安全多重因素影响,中俄两国即便各自拥有独特优势,军事领域深度合作的道路仍然充满挑战。正如现实所展现的那样,军备领域的战略利益权衡,远非表面看起来那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