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走进中国航空工业洪都公司,重点关注国产教练-10高级教练机,没想到在机库里,一架双垂尾的教练-10悄无声息地出现了,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普遍觉得这架双垂尾的教练-10很可能是教练-10舰载型,用来协助国产弹射航母上展开飞行训练。之前也有人在福建舰的飞行甲板看到过类似的模型,那会儿还有人说那个模型不过是个方案而已。
现在看来,洪都不仅完成了设计任务,还至少制造出了一架原型机,甚至可能已经搞了试飞。
中国海军肯定得配备舰载教练机,不然怎么培训飞行员、增强航母战斗力呢。
福建舰快要加入战斗序列了,咱们国产的第一艘用上电磁弹射器的航空母舰。这也意味着得配上相应的舰载教练机,好帮着训练舰载战斗机的飞行员。
目前中国海军在役的两艘滑跃甲板航母还没有配备专门的舰载教练机,只能用歼-15舰载战斗机来培养飞行员。由于航母起降的特殊条件,舰载机受到的应力明显大于岸基机场起飞降落,频繁进行这样的训练对舰载战斗机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而且维护成本也挺高。
电磁弹射对舰载机的影响更大,所以中国海军肯定不会把宝贵的舰载战斗机拿来做弹射训练,反而对专门的舰载教练机需求还挺紧迫。
教练-10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新世纪的主要训练机,性能非常出色,完全能应对第四、第五代以及更先进战斗机的飞行训练需要。
从飞行训练和后勤保障等方面来看,中国海军的舰载教练机在教练-10的基础上进行改型,整体性价比更高。这次教练-10舰载版本低调亮相,说明洪都公司对舰载教练机这个领域也相当重视,期待能抢占一席之地,为教练-10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在提升航母起降性能方面,采用双垂尾的改装方案其实挺有讲究的,这样做能有效增强飞机的稳定性和操控能力,特别是在海上复杂环境下,更能保证起降的平稳和安全。
教练-10舰载战斗机最大的变化在于引入双垂尾,結果讓它看起來跟美國海軍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挺像的。
这个改动的主要原因呀,可能是因为飞机重量变重了,所以才得加大垂尾面积,确保飞行更稳当点。毕竟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对飞行的平衡和稳定性要求更高一些。
教练-10本身的垂尾高度就已经挺高了,要再增加面积,垂尾高度还得更高,这可就会对飞机在航母上的停放、布列和调度造成一些困扰了。
于是,技术人员采用了双垂尾的设计,既扩大了垂尾的面积,又降低了垂尾的高度。在飞机进行大迎角操作时,机身对垂尾的遮挡也变少了,算得上是双赢的方案。
教练-10舰载教练机还做了一些变化,从洪都早先公布的专利图可以看出,它在边条翼上加了两只小翼,这个设计在意大利的M346教练机上也能看到。
这个小翼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它像个翼刀,解决后掠角大带来的气流沿展向分离问题,防止升力下降;另一方面,还能引导气流的方向,减少气流冲击垂尾,从而提升垂尾的性能,也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从这儿可以看到,教练-10舰载教练机是根据航母的特殊需求专门调整的,特别强调提升了中低空的飞行表现和操控能力,尤其是在低空和低速状态下的运行表现。这样一来,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降变得更方便,也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教练-10舰载教练机性能优异,有时还能执行一些作战任务。根据部队反映,飞行员们觉得它不仅仅是个教练机,还可以取代歼-7这种轻型战斗机。
所以说,将来教练-10舰载教练机上舰后,可以承担一些相对较轻的作战任务,帮衬着减缓舰载战斗机的压力。
我国的首款舰载教练机算是国产的第一款,具备基本的训练功能。
从国内教练机的发展来看,教练-10舰载教练机优势挺明显,首先技术更先进、更可靠。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教练-9,可说技术上差距挺大,改装成舰载教练机也更难一些。用在航母上培训飞行员,效果明显比不上上舰飞行,表现更优。
从海军的角度来看,海上搜救本来就挺不容易的,飞行员一旦落水,在那辽阔的大海里,危机四伏,所以他们自然更偏向于选择像教练-10这样的双发飞机,安全性更高。
要是真的让中国海军采用教练-10作为舰载教练机,那这款飞机就能赶在2030年前服役,变成中国海军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舰载教练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