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O-125-25-IIF 蜗轮蜗杆减速机齿轮包括蜗轮和蜗杆,其加工工艺如下:
蜗轮加工工艺
滚齿加工:采用基本参数与工作蜗杆相同的蜗轮滚刀,按展成法原理切出齿形。滚齿加工主要有径向进给法和切向进给法两种。径向进给法中,滚刀与工件按一定传动比(Z1 为工作蜗杆螺纹头数,Z2 为蜗轮齿数)对滚,直至两者的中心距达到工作蜗杆与蜗轮啮合时的中心距。切向进给法中,除滚刀旋转外,还需要轴向进给以及机床工作台的附加转动,以实现展成运动,切向进给法的加工精度一般不及径向进给法,但齿面质量更佳,且不易出现根切现象。滚切蜗轮的精度一般可达 6-8 级。剃齿加工:制造精密蜗轮时,可在滚齿后进行剃齿。剃齿刀的基本参数应与工作蜗杆一致,剃齿可以在滚齿机上进行,既可以自由剃齿,也可以在机床传动链的控制下进行强迫剃齿,剃齿后齿面质量和精度会得到提升。珩齿和研齿:为了进一步提高齿面质量并改善蜗轮与蜗杆的啮合情况,可在滚齿机上进行珩齿或研齿。珩齿工具是由磨料与塑料、树脂混合物浇铸在基体上的珩磨蜗杆,而研齿则使用铸铁制成的研磨蜗杆加上研磨剂与蜗轮对研。
蜗杆加工工艺
车削加工:首先对蜗杆毛坯进行车削,加工出蜗杆的外圆、螺纹等基本形状。铣削或滚齿加工:采用铣刀或滚刀对蜗杆进行齿形加工,通过展成法原理加工出蜗杆的螺旋齿形。热处理:蜗杆通常选用 20CrMnTi 或 42CrMo 材质,表面经过渗碳淬火处理,表面硬度需达到 HRC58-62,芯部保持 HRC28-32 的韧性指标。磨削加工:热处理后对蜗杆进行磨削加工,包括外圆磨削和齿形磨削,以提高蜗杆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保证与蜗轮的啮合精度。蜗杆螺纹需采用数控旋风铣削工艺,螺旋角偏差不超过 ±5',导程误差控制在 0.01mm/100mm 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