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散们的操作,总给人一种“反人类”的感觉。眼看着满市场都是热点,他们却转身盯上那些不起眼的国企、央企,能横盘好几年股价动都不动的那种。你不禁想问:是他们看不懂风口,还是我们普通散户低估了耐心的力量?今天,就来聊聊这群“不走寻常路”的牛散们,花小钱,稳扎稳打的玩法,到底蕴藏了什么奥秘。
先说牛散最爱干的事——捡“白菜价”的股票。比如徐开东,持有的股票极有代表性:聚力文化,2.91元一股,玩了5年横盘;阳煤化工,2.71元一股,横盘1年;冠捷科技,2.63元一股,直接横盘7年;还有河钢股份和安泰集团,股价都在2块多,横盘时间更是动辄5、7年。这种股票,散户看了头晕,分析师只怕都懒得做推荐,偏偏牛散却像拣宝贝似的逮着不放。
这一套逻辑看似无厘头,其实暗藏精妙。那些长期在底部横盘的国企、央企虽然没什么短线刺激,但在长期稳定性上却有很大优势,背后的国家资本或者稳定业务,起到类似“防盗门”的作用。再看看这些公司的背景:聚力文化专注装饰贴面材料和移动游戏;阳煤化工是化工领域的多面手;冠捷科技则是全球显示器老大;河钢股份、安阳钢铁这些钢铁股,则恰好踩在转型升级的风口。这一轮精选操作,基本针对的是“低估值、防守型”的产业。
牛散这样的选股策略,其实核心只有两个字——风险。与其追热点刀口舔血,不如专注那些业务清晰、价格低廉,又不容易爆雷的标的。换句话说,他们追求的不是赚快钱,而是“不赔钱”。徐开东的加仓思路就很清楚:阳煤化工加仓167万股;河钢股份加仓300万股,就是看到国企的保守性和估值底部的安全垫。投资要紧先保本金,有余力再看收益。
不过,牛散的策略确实不是普通投资者能轻易模仿的。很多散户一看,这些股票都横盘这么多年了,既没热点也没爆发力,这不是“死水一潭”吗?道理是对的,但问题在于,牛散的耐心,散户学不来。人家可以拿个五到十年不动,好比村里那种坐着钓大鱼的老渔翁,而大部分散户却是“星期一买进,星期五卖出”,巴不得一夜翻倍;操作周期、资金承压能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耐力上的鸿沟,让这种简约却极具“心理抗性”的打法,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看着简单,其实很难。
当然,国企、央企虽好,也不是没有问题。效率低、机制僵硬这些老毛病始终挥之不去。另外企业转型的挑战也是现实难题,比如安阳钢铁转型特钢,中南股份整合资源,都需要时间和成本。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即便认同牛散的逻辑,也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圈来入手操作,不能盲目跟风。说句实诚话,即便再冷静的投资思路,也有天花板,回报率始终要理性面对。
牛散们的操作核心,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但被市场热潮淹没的原则:无论如何不赔本金。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是,散户炒股像点外卖,快准狠图个爽;牛散买股则像熬老汤,用的是文火与时间。他们不追涨停、不追热点,甚至连每天的K线图可能都不看。追根到底,牛散的投资方式真正分享了一个启迪:投资的本质,不是折腾,而是等待。
你愿意做时间的朋友,还是热点的奴隶?这个问题,也许就是散户投资者上路前,最该扪心自问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