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男篮止连败,张博源爆发,全队助攻创纪录

瑞士洛桑的球馆,灯光白得晃眼,场边能看到中国队替补席气氛跟之前几场也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球员刚坐下时没人说话,哨声响起后,球鞋摩擦地板的声音、教练咬牙的指令、队员们低头擦汗的小动作,经常能看见——上一场刚被新西兰淘汰,板凳席没人表情轻松。对面约旦队,五场也没赢,心里谁也不服气。

赛前很多国内球迷都在跟帖,说这场必须把气打出来,不然没法跟自己交代。球员下场第一眼就会扫记分牌,分差拉开了才跟身边队友嘟囔一句什么。有人盯着场上,拳头紧握。有人蹲着,低头扣鞋带,汗滴到地上。身边能听到工作人员鞋底刮擦地板的声音,球场边桌布压着水印的世界篮联LOGO,那道标志今天下面,就是张博源的名字被反复提起。

朱正这场没上,阵容调整可以看得出来,攻得更快。张博源,最后一节突然站出来,挥拂胳膊要球,低位冲起来撞一下,裁判示意手部没有犯规,一把球扔进篮下。全队22分8篮板到手,现场掌声碎了一片,替补席职业动作已经学得挺像——有人开始站起来摇毛巾,背后的助教皱着眉头又松开了。整场比赛拉开来看,陈家政17分6板,郇斯楠16分4板5个盖帽,气质果断不拖泥带水。谁都能感觉到,这不是前几场那副手感冰冷的样子。

之前中国队连输了五场,净负15分,谁都心里有数儿。小组赛对加拿大被压着打,德国开场领先一截,斯洛文尼亚那场投篮像被下了咒,一路咬牙扛到淘汰赛,新西兰最后时刻点中要害。连败的阴影,在洛桑的这种光线下也很安静。今天这场球突然脱胎换骨,32次助攻直接刷新了这一届赛事纪录,全队五个人得分上双,没人单干,也没人拖后腿,团队篮球踢出了模板。

约旦队投篮那头比较焦虑,穆沙尔巴赫14分8篮板,三分球命中率不到三成,落后中国15个篮板。中国队冲过去就是一阵快攻,场边有个球迷举着横幅“笑着活下去”,另外几个直接举手机直播,每进一个球就在评论区掉一串“YES!”。

张博源有个突破,摆脱防守人后转身拉杆,把球轻松扔进去,这球打完队友憋不住了,杨溢拍着他的肩膀低声念着什么。杨溢单场17次助攻,没人抢得过他,节奏把握得刚刚好。比赛后段中国队直接拉一波18-6的小高潮,比分被拉到20分开外。场边国歌声混得不成调,但扩音器震的人发麻。

全场最后两分钟换下主力,替补席欢呼,张博源肩上搭着冰敷毛巾,表情松了一口气。这场球对于连败五场的他们来说,像雨后踩上干地。有人记得年轻球员小组赛刚开场就被对手压进三分线,那时候防线像纸片一样。此刻不一样了,篮板球、协防、传球线路全跑出来,比赛拼劲彻头彻尾。

五连败的时候,国内批评声音一大堆,质疑教练临场布置、球员心理素质,甚至有人把近10年青年队成绩做成图表比着说。但今天出了结果,群里聊球氛围直接转变,评论区“青春值得”“下一场继续冲”一类的评论占了大半。这样的反差说明球员们也不是没人期待,只是之前输球太多信心太弱。

比赛结束,技术台亮出最终得分,中方球员同一动作用手指冲天,替补席的几个管理人员抱了下。赛后的新闻区刷了屏,“迟来的首胜,终于等到”这类弹幕不停滚动。

有球迷说,13名的争夺赛和奖杯无关,但一场赢球带来的自信,比什么都具体。总结下来,全队今天打得松弛,该下手坚决下手,抢篮板拼了,传球不犹豫。张博源扛着进攻压力,其他人分工明确,这一场球队伍内部气氛一下子通透。教练最后一节扯着嗓子嘱咐防守细节,赛后气氛缓和下来,几个小队员围住战术板研读印记。

接下来还有争13名的比赛。赛前目标定得挺高,希望八强。但现实是连败压力、板凳厚度、经验欠缺种种问题交织,青年队伍起伏大,临场应变能力是最大短板。赢了这场,未来走得多远不好说,起码今天赛场上的拼劲、协作、身体对抗,让人看到这群少年还有希望。

看完整场,谁都能感受到赢球不仅仅是比分。长时间低谷后的反弹,证明队员们哪怕心理波动大,还是能临场顶住。张博源22分成了全场最高光,不只是数据,也是执行力、稳定性的体现。一般球迷隔着屏幕都能看出来,这是真正能带动全队的人。

球队下一场碰喀麦隆。排名不再重要,但赢球后的士气才是支撑年轻人打下去的底子。五连败阴影,被一场97-78的比分清空,少年们回头看会记得,所有信任和坚持、所有努力和质疑,都在这一晚有了归属。这就是属于中国青年篮球的胜利。

你怎么看这一场的表现?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