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欧班列在波兰境内的货运忙得挺欢,倒是让人觉得挺热闹的。不过奇怪的是,前往波兰的列车数目反倒少了点儿。
波兰可能会悔得直拍大腿,明明握着中欧班列的“金饭碗”,偏偏要搞点花样,结果反倒把自己逼到绝路上。
中欧班列没因为波兰关闭就倒闭,反倒越跑越稳了,只是走波兰那条线的火车明显少了些。以前靠班列赚的钱,眼看就要被别人拿走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次开行以来,已经超过十个年头。那会儿,从重庆出发,第一列列车抵达德国杜伊斯堡,欧洲媒体都咋舌了,没想到中国能把铁路运输变成国际贸易的关键环节。
如今,中欧班列早就不单单是个象征性的开通,它已经变成连接中国制造业和欧洲消费市场的关键桥梁了。
特别是在疫情那阵子,海运不太顺畅,班列就扛起了大量医疗物资、电子商品、机械设备的运输重担。
那阵子,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几乎变成了欧洲的一个风向标。
据波兰铁路货运公司公告显示,去年开始,亚洲货物经波兰转运的比例明显增加了,不过最近几个月,从中国发出的列车数量有点儿下降。
估计啊,可能是因为一些局部的政策变化或国际形势影响,导致货物流向发生了点调整。再说,也有可能是因为线路上的一些问题,或者得了点儿新规定,大家都得适应一下。其实呀,也不排除企业自己调整策略的可能,毕竟市场环境变动快嘛。
到了9月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搞了场联合演习,结果波兰突然曝光有不明无人机越过边境,直接就说是军演惹的祸,毫不犹豫就把跟白俄罗斯接壤的所有边境口岸都一股脑封了起来。
这事儿可不能大意呀,中欧班列九成的陆路货运都得经过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才能进欧盟,就像把主要的交通要道给断了似的,影响不小。
导致三百多列满载电子产品和新能源设备的列车都卡在了边境,企业的订单没法及时交付,亏了不少钱。
当时王毅外长赶紧去沟通,波兰当面说得挺在理的,承诺要保障班列的顺利运行,还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可没想到事后转变态度,军演一结束就不放行,非常明显,就是想把班列当做谈判的筹码。
估摸着那会儿波兰觉得自己拿着“王牌”呢,毕竟靠马拉舍维奇口岸这几年赚得盆满钵满,光是每年收的过境费就有两亿欧元,再加上仓储、物流和就业带来的好处,算是不折不扣的大利挡。
他们大概觉得中国如果失了这条线路,就没办法正常运转了,想顺势逼着中方在其他问题上妥协让步。
他们可得忘了,中国办事一向不把所有希望压在一个篮子里,早就安排了多个备用方案了。
就在波兰关门的那周,“中欧北极快航”正式启动,一艘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出发,利用北极航道直达英国,整个行程只用了18天,比绕苏伊士运河节省了将近一半时间。
这条“冰上丝绸之路”并不是临时凑出来的东西,马上7月份,中俄两国就已经正式走上了这条路,早就被列入了两国的战略计划里头。
北极航线刚刚开始运转,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主动伸出了橄榄枝。
哈萨克斯坦副总理直接对外说,走他们的“中间走廊”,从中国经过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然后沿黑海到欧洲,这样一来,运输量能翻一番,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早在2024年,中吉乌铁路就开始建设了,今年7月,中哈还签了跨里海运输协议,结合之前的基础,货运量从四百五十万吨提升到一千万吨,这事儿完全不是没可能的。
更让人觉得暖心的是,白俄罗斯在列车卡住的时候,积极出手,搞定了仓储安排,还让通关流程变得更方便,这些实实在在地帮企业省了不少损失。
就这样,波兰一下子慌了神,9月25号赶紧把边境重新开放,可惜为时已晚。
去年一恢复运行,走波兰线路的班列就只剩下八成左右了。企业们都怕了,谁还愿意再遇到突然“卡脖子”的事情,纷纷改道走北极航线和中亚走廊。
波兰这才意识到,是自己亲手把“金饭碗”给打碎了。
每天光经济损失就高达四千五百万美元,相关行业的失业率涨了两个百分点,数十万个岗位没了,那些靠班列谋生的仓储和物流公司快顶不住了。
更搞笑的是,边境一开,他们还装作没事似的,居然在华沙安全论坛上邀请台湾地区的官员参加,刚承诺过的一个中国原则还没走远转脸就忘。这种反反复复的做法,让企业根本不敢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
以前大家都仰仗着波兰这一条线路,现在逐渐组合成了“北线稳稳的,中线用力,北线破冰”的多路网络,抗风险能力一下子就增强不少。
而且班列运的货也变了不少,从2011年刚开的时候的17列,全都装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到现在满是芯片组件、新能源设备这些高科技产品,这就说明中欧合作在不断加深了。
中国还在班列上引入了数字化追踪系统,效率一下子提升了20%。即使某一路线出了问题,其他线路也能马上顶上,真正表现出了“活力”。
波兰的麻烦,实际上就是把经济合作变成了政治工具,太着急求成果了。
作为北约的成员国,他们想着靠对俄白表现得强硬,换取西方的关注,可偏偏忘了中欧班列带来的切实利益。
要说,中波早在1949年就搞上了外交关系,基础还挺扎实的,结果偏偏跟着别人跑,把本来稳扎稳打的长期利益,变成了眼前的政治资本。
估摸着波兰也看出了问题,只是要想扭转局面,难度可不小啊。
毕竟新线路已经开跑了,哈萨克斯坦也在搞新通道,北极航线的货运量也还在增加,企业一旦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要想再转回去,可得花不少时间,也得重新建立信任。
而且他们在涉台方面的作为,也为中波关系添了点阴影,要想把关系修好,可不光靠几次边境往来就能搞定。
国际合作嘛,讲究的可是讲诚信和长远打算,而且咱们也会发现,不管是搞外交还是做生意,稳妥才是第一位的。
波兰如果把经济通道当成儿戏,最后可是会被市场甩到一边的。
就算未来波兰打算重新搞好合作关系,中国大概也不会拒绝,但多条渠道的格局已经成型,这对中欧贸易的稳步发展可是更有帮助的,恐怕那时候也就难以挽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