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统治力?或者说,什么叫“降维打击”?
全国女篮锦标赛5-8名的排位赛,一场看似无关痛痒的比赛,却被一个人的存在,硬生生打成了她的个人表演秀。32分钟,19投13中,罚球3中3,狂轰29分5个篮板。当刘禹彤站在场上,上海女篮仿佛瞬间找到了主心骨,而对面的辽宁女篮,则体验了一场从头到尾的“憋屈”。
这已经是本次锦标赛,上海与辽宁的第三次交手了。前两次,笑到最后的都是辽宁队。俗话说事不过三,但这一次,上海队赢球的剧本,却写得如此简单粗暴,甚至有些不讲道理。所有复杂的战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而这个“绝对力量”的名字,就叫刘禹彤。
说实话,赛前看到上海队的首发名单里赫然出现刘禹彤,很多人是意外的。展淑萍指导这次锦标赛的用人,堪称“谜之操作”。之前打强敌江苏和四川,两场硬仗,她都雪藏了这尊内线巨无霸。偏偏在面对作风硬朗、对抗激烈的山东和辽宁时,又让她披挂上阵。这种选择,让人看不懂。如果有伤,硬碰硬的比赛不是更容易加重伤病?如果没伤,为何不在对阵顶级强队时,让她去检验成色,为后续WCBA的外援选择提供最直观的参考?
但现在看来,一切的疑问,在比赛的哨声响起后,都变成了惊叹。展指导或许是在下一盘大棋,而刘禹彤,就是她藏得最深的那张王牌。
比赛一开场,剧本就彻底被改写。第一节,刘禹彤简直进入了“无双模式”,篮下予取予求,6次出手,弹无虚发,一个人就劈下12分。上海队在她一个人的带动下,轻松取得了20比15的领先。那一刻,辽宁队的内线仿佛形同虚设,每一次刘禹彤接球,都像是一次对她们防守尊严的公开处刑。
然而,好戏才刚刚开始。
当刘禹彤下场休息,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场上的局势就瞬间逆转。辽宁队的吴爽,那位上一场独得24分、带着眼部淤青拼下最后关键11分的硬核后卫,再次站了出来。两个精准的三分,加上胡玥明的强硬2+1,辽宁队一波流直接将比分反超为26比25。上海队刚刚建立的优势,顷刻间化为乌有。
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
上海队别无选择,只能立刻将刘禹彤重新换上场。她就像是这支球队的“定海神针”,人一回来,颓势立刻止住。辽宁队那边也彻底明白了,今天想赢球,就必须解决掉这个无解的内线巨无霸。于是,CBA名帅崔万军指导,开始了他教科书般的防守布置。
包夹。
两个人不够?那就三个人,甚至有几个回合,当刘禹彤在低位要到球,你会看到辽宁队四个人同时收缩,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阵。这种防守待遇,在女篮比赛中堪称罕见,它本身就是对刘禹彤统治力的一种最高褒奖。
可结果呢?没用。根本没用。
半场战罢,双方打成43平,刘禹彤已经拿下了16分,追平了自己本届赛事的单场得分纪录。所有人都知道,下半场,她只会更恐怖。
果不其然。第三节,成了刘禹彤的“内线军训课”。她不仅自己得分如探囊取物,更重要的是,她巨大的牵制力,彻底激活了上海队的外线。当辽宁队所有的防守精力都耗在她身上时,上海队的其他投手们获得了大量空位机会。分差,就在这种无解的内外结合中,被迅速拉开到了12分。
崔万军指导被迫再次变招。他放弃了单纯的包夹内线,转而开始疯狂压迫上海队的后卫线,试图从源头上切断给刘禹彤的传球。这一招确实一度奏效,但辽宁队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进攻节奏也被彻底打乱,失误频频,投篮急躁。再加上主力李雨萌的意外受伤,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第三节,辽宁队全队仅仅得到可怜的11分。
比赛的天平,至此已经完全倾斜。第三节结束,70比54,上海队领先16分,而刘禹彤打了25分钟,已经砍下了25分。
第四节,比赛彻底沦为垃圾时间。刘禹彤在场上闲庭信步,但只要她想得分,辽宁队的防线就拿她毫无办法。分差越拉越大,悬念早已消失。最终,比分定格在91比70,一场21分的大胜,上海队酣畅淋漓地完成了复仇。
看着刘禹彤32分钟29分的成绩单,你很难不把她和那个曾经统治NBA内线的“大鲨鱼”奥尼尔联系在一起。这种“一力降十会”的打法,虽然看似简单,却是篮球场上最原始、也最无解的武器。当一个球员在体型、力量和技术上形成绝对碾压时,任何复杂的战术都会失去意义。今天,刘禹彤就给所有人上了一课,什么叫真正的“女版奥尼尔”。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