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夫斯克紧张!俄军三面围住波克罗夫斯克,乌军坚守军事重地

波克罗夫斯克现在的局面,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咽喉被卡,气都透不过来。

俄军已经在市区里活动了,大约两百人,分散在街区之间,和乌军守卫打的是逐楼逐巷的硬仗。外头的俄军不急,他们从三个方向往里收圈,走的是老套路,但手段不老。包围圈收紧的时候,无人机在上空像蜜蜂一样嗡嗡盘旋,盯着乌军的一举一动。补给线也在被一点点切断,想跑,没路;想运补,也很难。

波克罗夫斯克的关键,不只是它是个城市,而是它在顿涅茨克西部是交通大动脉的交汇点。公路网络在这里打了个结,每天有几百辆运输车穿过,把弹药、燃料、食品送到东部前线。这地方要是丢了,乌军东部就会缺粮缺弹,俄军顺着这口子,直插克拉马托尔斯克都不稀奇。

泽连斯基其实早有预警,说俄军在这个方向集结了“最大规模的攻击部队”,还点明当地的兵力对比是八比一。乌方嘴上说防御有效,可战场的倾斜,很明显是在变。

有意思的是,这场危局的种子,早在七月底就埋下了。当时乌军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一口气收复了十八个村子,这本是振奋士气的好消息,可换来的是俄军兵力的重新布局。他们分兵,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多布罗皮利亚,乌军为了防止两路会师,只能抽调其他区域的部队。结果就是波克罗夫斯克的防守力量被削薄,这就像墙面被掏了洞,迟早出事。

东边的米尔诺夫拉德也是个隐患。俄军在那里发动进攻,不是随便打打的,那是为了掐住波克罗夫斯克的退路。米尔诺夫拉德要是拿下,波克罗夫斯克的乌军就彻底变成瓮中之鳖。

俄军在无人机上的投入是压倒性的,当地报道说数量是乌军的十倍。这种差距意味着乌军的“眼睛”几乎被抹掉,战场感知能力急剧下降。受伤的士兵不容易送出去,甚至阵亡的都很难转运,这种心理冲击,远比弹药不足来得更直接。

补给方面就更糟,外部的通道不断被打断,运输车进城风险大增,弹药运不进来,燃料送不上前,前线距离崩溃也就一步之遥。

乌军陷入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兵力不足,而是体系上的失衡。空中看不见,地面吃不饱,后勤通信还有堵塞,甚至有部队虚报战况。这些问题叠加到一起,就形成了超出单个因素的恶性循环,战斗力被连根削弱。

俄军有优势,但要彻底拿下波克罗夫斯克,代价不会小。这是设防城市,乌军熟悉地形,每一栋楼都可能是堡垒。街战的消耗,不是谁想快就能快的。

城里的平民更是心惊肉跳。补给和撤离通道被切断,战火随时会烧到家门口,他们的生存空间被一点点压缩。

从俄方的战略看,这次的强攻并不只是军事动作,也是政治动作。俄罗斯谈判时的底牌之一,就是让乌方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归属。现在拿波克罗夫斯克,就是在谈判桌外加一把力。夏季的作战窗口一天天缩小,俄军在冬季前得有成果,不然天气变成他们的敌人。

波克罗夫斯克战场,可以看作整个顿涅茨克局面的缩影。一个地方失守,引发的是链式反应;一个补给节点崩塌,整个战线都会松动。现在的形势,就像棋盘上少了关键的一枚子,走下一步,就影响全局。

在战场边缘的观察者,都能感到空气的压迫。俄军收圈、断补,乌军拆墙补洞,平民求生,这些画面同时在这个小小的交通枢纽上发生。战争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以分钟为单位的消耗战。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