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全运会金牌榜怎么回事啊,广东队在家门口一块金牌都没拿到,这正常吗?我的手机刚放下,气还没完全消,就看到这个结果,简直了。
11月10号那天,一溜烟儿地过去,31枚金牌就这么发完了,结果广东队,那个东道主,就跟“看客”一样,愣是一枚金牌都没捞着。反倒是江苏队,像突然开了窍一样,一口气拿了7块,这起势也太猛了点吧。山东队也跟打了鸡血似的,4块金牌到手,看着都让人眼馋。
说到总的成绩,广东队确实13块金牌暂居榜首,这倒是没啥大问题。但你看看后面,山东和浙江,这两个省份不声不响地就追上来了,都是12块,并列第二。这竞争,也太激烈了点,尤其是广东队,在家门口,居然被别人这么追着跑,心里肯定不好受。
我得说一句,我这里统计的,是这次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金牌榜。要是把之前那些三大球青年锦标赛什么的都算上,那山东队早就蹿到第一去了。你说这算不算一种“策略”?提前把一些项目拿下了,后面正式比赛压力就小了?
其实这事儿吧,让我想到那个大学生培养该不该自费的争论。搞体育也是一个道理,你说得奖了,风光无限的是运动员个人,那奖金、荣誉,可都是他们的。但话说回来,这一路培养下来,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那是实打实的纳税人的钱。国家体制在这方面,我个人是有点不太赞成的,总觉得这钱花得,效率不太高。
而且,你想想,什么时候体育强了?基本上都是经济发达的地方,才玩得起高端的体育。你经济不行,别说培养世界冠军了,就连个像样的体育场馆都建不起来。所以说,这经济基础,才是体育发展的根本。
你说黑龙江怎么回事?都逼着老将亲自上阵了,这说明年轻一代的培养出了问题,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跟上。老将都退役好几年了,现在还得出来扛着,这队伍建设得有多“捉襟见肘”啊。
还有北京,这次的表现也真够“拉胯”的,感觉没啥存在感。香港队倒是还能拿两块,已经算不错了。我就是好奇,怎么没看到新疆和内蒙古的什么消息?这两个地方,以前体育基础也挺好的,这次是集体“缺席”了吗?
山东队真是让人刮目相看,那一阵子,感觉他们是真拼了,一块接一块地拿。
我就是觉得,这么多年了,这种国家包办的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就那么几年,退役之后怎么办?保障在哪里?很多都是靠着以前的荣誉吃饭,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把青春押宝在体育上?
体育的根基,还是在基层。得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有更多的兴趣,才能发现真正的好苗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股脑儿地往专业队里塞,然后就等着他们变成“金牌机器”。
你觉得呢?这种“举国体制”下的金牌,真的就能代表一个国家体育的真正实力吗?
声明:本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的原创,内容 90% 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 AI辅助。所有内容都经过自己严格审核和复核。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