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时,聊起张发奎,曾说:“他手下出了不少共产党的大官,这让他挺得意的。”但这是不是因为现在共产党掌权,张学良想给张发奎脸上贴金呢?当然不是这样。
虽然身为国民党将领,很多人或许会因党派不同而对共产党心怀莫名的敌意,但张发奎不同,他对共产党一直挺友好的。也正因他对共产党的好感,不少国民党人总认为他有“偏向左边”的倾向。可实际上,张发奎从没太在意是哪个政党,他真正关心的,始终是如何挽救咱们中华民族。
【国难重于一切私怨】
1896年,张发奎在广东始兴呱呱坠地。尽管张家世代都是种田的,但由于老爸曾在始兴县衙门当过管文案的小官,张发奎有幸上了私塾。受老爸熏陶,小张发奎打小就心系国家,总觉得“国家碰到难事儿,咱老百姓也得管”。
1904年,张发奎开始上私塾读书;到了1907年,他转学到了县里的高等小学。可是,1910年的时候,因为家里没钱,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去了广州,先是打工帮忙,后来进了个学习做染织手艺的地方。
张发奎从14岁起就为了生活四处忙碌,但他心里始终装着国家大事,没光顾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忘了大家。正因为他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所以他特别能理解底层老百姓的难处,特别想让大伙儿都能过上安稳舒心的日子。所以,一旦有了能为国家做点贡献的机会,张发奎立马就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老百姓们掀起了一场想要打翻清朝统治的武装反抗。这次行动给大伙儿指了条新出路,让大家的反抗心火了起来,这也就是辛亥革命的起点。
武昌起义发生后没多久,张发奎意外地获得了加入广东模范团服役的机会。后来,他又成功考进了广东陆军小学,并通过那里的教官邓铿的介绍,成为了同盟会的一员。
张发奎在成为同盟会一员后,他参与了两次攻打陈炯明的东征行动,还有国民革命军的南下征战,包括北伐战争。在攻打汀泗桥、武昌城等战斗中,他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张发奎凭着他的机智和出色的打仗本事,从粤军里的副官、营长做起,一步步升到了粤军第1师独立团的团长,后来更是一路高升,当上了第四军的军长。
在张发奎刚开始革命那会儿,他一直跟着孙中山打仗,还做过孙中山大元帅府的警卫营头头。对张发奎来说,只要孙中山在,他可能就会一直忠心耿耿地跟着孙中山干。
宁汉分裂以后,张发奎因为对蒋介石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满,就站到了汪精卫那边反对蒋介石,并且之后一直跟着汪精卫打仗。
在跟着汪精卫的日子里,张发奎不只一回参加了打蒋介石的战斗,他对蒋介石的很多做法都相当不满。因此,当大家听说蒋介石竟然能让张发奎归顺,而且张发奎还真就服从了,都感到非常意外。
国家大事比个人恩怨更重要,我一直就盼着咱国家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所以碰到国家有难的时候,我愿意放下过去的矛盾,支持蒋介石一起抗日。
张发奎心里始终装着大爱,因此,尽管他以前对蒋介石有很多不满,两人之间有过不少纠葛,但当国家遇到危难时,他还是愿意把个人恩怨放到一边,和蒋介石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国家。
而且,最关键的是,张发奎压根儿没想过,他挑中的汪精卫在民国二十八年竟然会向日本投降,这让张发奎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
听到汪精卫投降日本的消息后,张发奎没跟着走,他立刻召集粤北的党政军大佬,让他们一起发电声明,还在广播里对广东的老百姓讲话,大骂汪精卫背叛国家。比起汪精卫,蒋介石虽然对抗日不太坚决,但好歹没低头,所以张发奎决定站边蒋介石。
我可以肯定地说,尽管余汉谋、白崇禧、薛岳和我都能看到蒋先生有不少缺点,但我们还是对他有信心,希望他能行,主要就是因为他坚决抗日。国家有难,这时候个人的恩怨都得放一边。
蒋介石清楚张发奎战斗力强,三次对上都让自己吃了亏。而且张发奎为人清廉,不搜刮民脂民膏,对士兵也采取民主方式管理,可以说是清正廉洁。就作为部下而言,张发奎相当出色,因此蒋介石乐意接纳他。
虽然张发奎站到了蒋介石那边,但由于以前有过节,他很长时间都没能成为蒋介石真正的心腹。而且,张发奎带过国军的好多部队,他对国军将领们普遍藏着掖着实力、军纪不好的情况特别看不惯。
共产党人在深入基层忙活着,而国民党人呢,只顾着往上爬升。
张发奎在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里待得越久,就越发觉他们抗日没那么真心,里面烂事儿一堆。反观共产党那边,正一门心思抗日救国呢。所以呀,尽管张发奎在国民党里官儿不小,但他心里头特别佩服共产党,对他们总是有好感。
【为手下出共产党的高级将领而自得】
“军人嘛,守好自己的本分就行,玩政治那套是政治家的事。”这是张发奎的当兵原则。所以,当蒋介石和汪精卫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对共产党大开杀戒时,张发奎没跟着乱来,反倒还帮了不少工厂一把。
叶挺、叶剑英、刘伯承、郭沫若等人,都是我们共产党里大名鼎鼎的军事领导,并且他们都曾在张发奎指挥的第二方面军里工作过。
而且,咱们中国有六七个后来成为元帅的军官,都是在他的庇护下顺利过关的。这些人后来都爬上了高位,比如朱德,他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叶剑英也一样。林彪呢,做过中共中央副主席。还有叶挺,如果不是遭遇了空难,他肯定也是元帅之一。
而且张发奎自己并不怎么“反共”,他手下的团队对共产党也没有太大的敌意。
而且,张发奎手下收了很多共产党人,这些共产党人在军队里给不少士兵灌输共产党的思想,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共产党,使得很多人转而追求光明,离开黑暗。
南昌起义对我们党来说意义重大,参加这次起义的战士们,大都是原来张发奎领导的第二方面军的成员。
那时候,我们起义军手头能用的兵力,就只有一个叶挺师。贺龙那时候虽然是张发奎的手下,但他还没入党呢,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带着他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加入到我们党的起义大军中来,给我们起义添了一把劲。
那时候,张发奎手下的大部分队伍都跟了共产党走了,他手里头就只剩下第十二师和第十一军的二十六师了。不过,起义发生后,张发奎没对共产党下狠手,没去拼命追杀他们。他听了叶剑英的劝,没去追起义的军队,反而是带着第四军的剩下的人马,往南回了广州。
很多时候,张发奎都对共产党挺友善的,特别是在皖南事变那会儿,他是唯一一个没跟着别人一起发反共声明的。
张学良老年时在英国碰巧遇到了张发奎,有人向他提起,张发奎手下出了不少共产党军队的高级领导,这时张发奎显得特别自豪。
张发奎是个实实在在的战斗英雄,他亲身参与了许多民国时期的重大战役,多次在战场上拼命,立下赫赫战功,真是个‘冲锋陷阵,铁打一样’的硬汉将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咱们国家和民族,因此他懂得大局,看重道义,时刻为整体利益着想。
所以尽管张发奎有自己的想法没成为共产党员,但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还有革命时期对共产党的支持,大家都铭记在心。
咱们老百姓心里有杆秤,谁真心对咱好,为谁国家拼过命,咱都记着呢,忘不了。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