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西藏林芝的雅鲁藏布江畔,一项改写中国能源格局的超级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拉开建设序幕,其规模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可满足3亿人用电需求。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应声而动。次日A股水泥、基建板块集体爆发,24只概念股竞价涨停。徐工机械、柳工等6家上市公司火速在互动平台宣布“已入场”,引发投资者热切关注。
超级工程落地,西藏“水塔”变身“电源”
这项被称为“雅下水电站”的工程绝非普通基建。在50公里江段内集中2230米天然落差,相当于每公里下降44米,水能利用率高达85%以上。
工程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方案,沿江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6000万-8100万千瓦。计划到2030年实现部分机组发电,2035年全面投产,整体建设周期约15-20年。
为保障工程实施,国务院专门组建副部级央企中国雅江集团统一运营,位列国资委央企名录第22位。中央财政通过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强力支持,其中8000亿元定向投入“两重”项目。
为何此时启动?三重战略意图浮现
能源安全是首要考量。工程投产后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占当前全国发电量的3.3%。每年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亿吨,直接支撑我国2060碳中和目标。
西藏发展迎来历史契机。项目预计为西藏年增财政收入超200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区财政收入的2/3。工程建设直接创造20万就业岗位,并带动水泥、钢铁、物流等产业链发展。
稳增长的关键抓手。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这项国家重大工程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力量。年均600-800亿元的投资规模,未来十年预计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对基建投资形成持续支撑。
资本市场的狂欢,产业链全线沸腾
开工消息释放后,7月21日A股上演“红色星期一”。4000余只个股上涨,水泥、工程机械板块暴涨超8%,19家水泥企业集体涨停。
港股反应更加强烈,电网设备板块单日飙升40%。东方电气港股盘中一度暴涨704%,收盘仍涨65%。
这场资本盛宴背后是实打实的订单预期。据光大证券测算,工程建设期年投资额将达600-800亿元。其中建筑工程占32%-45%,机电设备占18%-25%,对应土建订单约6157亿元,设备订单超千亿。
万亿蛋糕怎么分?四大核心领域受益
施工前端企业率先获益。西藏本地水泥龙头西藏天路、民爆企业高争民爆直接受益。工程高峰期水泥年需求超百万吨,炸药总需求量预计突破100万吨,相当于西藏现有产能的12倍。
装备制造迎技术革命。铁建重工的高原型盾构机将挑战2400米超深埋隧洞。东方电气研发的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代表全球顶尖水平,设备订单价值预计535-954亿元。
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速。电力主要输送华东、华中地区,需建设±800千伏特高压线路。国电南瑞等电网设备商迎来新增长点。
西藏经济迎来蝶变。工程将终结墨脱“高原孤岛”历史,推动藏南交通网建设。配套的电解铝、多晶硅等高载能产业有望向西藏转移。
六家入场企业,谁在抢跑?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六家上市公司率先亮出“入场券”:
徐工机械与柳工:高原特种工程机械已进驻工地,耐低温挖掘机、抗冻混凝土设备需求激增
酒钢宏兴与中钢天源:供应免涂装耐候钢等特种建材,解决高寒地区材料性能挑战
超图软件:提供地理信息系统支持,辅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工程规划
海南华铁:参与配套铁路运输网络建设,保障大件设备物流
投资时钟:如何把握超级工程红利?
短期(1-3年):聚焦施工产业链。工程机械、水泥、民爆企业业绩弹性最强,关注预收款占比突破30%、毛利率跃升至35%以上的企业。
中期(3-10年):布局设备与电网。水轮机组招标进入高峰期,特高压输电建设同步启动。东方电气、国电南瑞等技术龙头将迎订单兑现期。
长期(10年以上):分享区域经济红利。随着西藏财政增收和产业转移,本地消费、旅游类企业有望受益。警惕无实质参与的“贴标签”概念股回调风险。
风险提示:需关注高原施工进度延迟、国际河流外交博弈(特别是印度对水资源的关切)等变量。
工程建成后,西藏财政每年将增收200亿元,相当于现在全区财政收入的2/3。西藏的经济格局将被彻底改变。
而资本市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徐工机械的工程车在高原轰鸣,当东方电气的机组开始运转,当西藏天路的水泥浇筑进大坝,一条江正在改写一个地区的命运,也在投资者的视野里开辟新的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