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真能救中国足球?本土教练全是摆设?谁说豪门铁打不动?这场青岛西海岸和上海海港的比赛,甩你一脸现实!
7月26号晚上,上海浦东足球场,不知多少人摊着手等着看场一边倒的好戏。本来以为,青岛西海岸带着一身疲惫,八天打了三场,连轮换人手都快掏空,就等着被海港这一壶沸水烫成“软骨头”。海港主场连胜,气势汹汹,光是替补席都能摆出两支队。要说悬念,没人信。
可戏剧就喜欢在你以为一切都写好剧本时杀出变数。上半场,海港就跟打娃娃一样压着青岛西海岸踢,控球率能冲七成。莱昂纳多点球砸门柱,补时阶段终于补射进球。看得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快换台了,觉得下半场只剩“花式进球表演”。西海岸这边,门将李昊两次脱手,差点丢脸丢到姥姥家。要不是海港前锋脚下拌蒜,真没他什么事。
换谁都觉得这锅粥要糊底了。你说,体能、战术、名气、身价,青岛西海岸哪样能比得上?可偏偏到了下半场,局势突变。邵佳一一看,大势不妙,直接来了个狠的。第55分钟,他把体能耗光的木塔力甫换下,推上卢斯。顺手用段刘愚替了个防守中场。阵型一变,后卫往前顶,仨前锋压着海港的后卫线死缠烂打。
卢斯刚上来没几分钟,禁区外瞄都没瞄一脚劲射,皮球蹭到后卫一变线,门将颜骏凌反应慢半拍,球进了。全场都懵了,竟然扳平了。你说是命运的玩笑还是邵佳一的棋高一招?没人说得清。
海港这边还没回过神,青岛西海岸继续给压力。第83分钟,段刘愚前场断球,往前一塞,34岁的高迪插上,一脚推射,球又进了!比分2比2,海港主帅穆斯卡特急得在场边直跺脚,可到89分钟才想起来调整中场。这临场反应,真让人直呼看不懂。
有球迷看完就炸了锅:外教都这样?该出手不出手,换人比磨刀还慢。青岛只带了8个替补,每个都用在刀刃上。这不是奇迹是什么?有意思的是,坊间一直传“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花几千万请来的外教,真顶用吗?这比赛打下来,不得不说,咱中国人自己人还是能顶事。
赛后,穆斯卡特一句“结果遗憾”,就把所有责任推个干净。邵佳一却说:“职业球员一年五十场,拼到最后一刻。”这话说出来,像是给整个中超打了针鸡血。你说拼劲、士气、战术,哪一样不重要?可真到生死关口,有多少人敢像邵佳一那样“赌命”?
再看射门数据,海港19次射门,进了俩。西海岸全场射门次数不过人家的零头,效率高得像是买彩票中了头奖。穆斯卡特的临场指挥被骂得狗血淋头,有人揶揄他是“慢半拍的外援教练”。可这不是第一次外教在中超“掉链子”了吧?
有网友说:“本土教练懂人情世故,外教只看面板数据。”真这么简单?不见得。可是关键场合,咬着牙能顶上去的,往往还是自家人。
你说这场平局是偶然吗?可青岛这班人,身价只有海港三分之一,体能也快见底。上一场还和国安踢到点球大战,累得连走路都打飘。可就这样,愣是在上海滩杀出一条血路。卢斯和高迪加起来触球不到12次,硬是贡献了一个进球一个助攻。你说这是命好?不信。
网上吵得不亦乐乎,有人建议邵佳一直接带国足,说他是中国足球的“土帅天花板”。也有人反驳,偶尔灵光一现不代表能持续,毕竟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一场球能解决的。可你要说看不到希望,这场比赛就是活生生的反证。
段刘愚、高迪、李昊这几个球员,谁更该进国家队?意见一大堆。有人说,高迪这样的老将关键时刻才稳得住。有人坚持年轻人要多上场,毕竟未来靠他们。其实说到底,还是谁能在压力下顶住谁有机会。
还有人提问:中国足球到底该不该继续迷信外教?外教带来新理念没错,可是篮球场上指挥、临场应变这玩意,不是喝几天洋墨水就会的。本土教练更知道队员哪根筋容易断,谁能一鼓作气。敢用人、懂变招,这才是真功夫。中国足球这些年,砸了多少钱请外教?结果呢,成绩还是原地踏步。
新闻评论区里一片热闹,“外教有外教的道,本土有本土的路。”有理。外教的经验和体系很重要,可遇到突发状况,还是得靠本土教练的胆识。想靠外教包打天下,难。
邵佳一赛后挥拳庆祝,表情里有股倔强。青岛西海岸全队那股劲,像是把所有不服气都踢进去了。有人说,别被一场平局冲昏头脑,路还长着呢。也有人坚信,这样的比赛才有中国足球的灵魂。一个外教临场不敢冒险,一个本土教练敢全盘推翻套路,胜负虽然没分出,但气势早赢了一半。
再说一句,这场比赛不是只有比分的意义。它像一记闷棍,敲在那些只会照搬外教战术的人的头上。外教不是万灵药,本土也不是无能之辈。谁说一定要请大牌洋帅才有希望?邵佳一用8个替补,把三倍身价的海港逼到悬崖边。你说这是偶然,还是中国足球真正的出路?
再看那几个小将,拼到最后一秒,体能都快榨干。赛前没人相信他们能咬下一分。可就是这种绝地反击的劲头,让人想起了“哪吒闹海”——小人物也有逆天改命的那一天。
球迷在网上吵成一锅粥,有的说本土教练能行,有的说外教更专业。可事情真那么绝对吗?有本事的都能行,没本事的换谁都一锅粥。“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真的靠谱?海港这场球,19次射门,浪费了十几次良机,哪里看得出比青岛西海岸高明多少?
还有一些冷静的声音,说一场比赛不能说明全部。中国足球的根还在青训和制度,光靠灵光一现远远不够。可再怎么说,这场球看得人热血沸腾,真不是偶然。
你有没有发现,每当关键时刻,决定成败的不一定是谁的名气大,而是谁敢冒险。邵佳一这回,明明可以死守,偏偏选择主动进攻,把压力扔给对手。这种胆识,比什么数据都重要。
网上还有人打趣:“邵佳一这样的,带国足没准能进世界杯。”虽然夸张,可你细品,这话透着一股子期待,也有点无奈。要是总盼着外教能带来奇迹,自己人只会打杂,那什么才是中国足球的根?
反过来想,假如连本土教练都没机会试错,那中国足球怎么可能有自己的路?外教和本土教练,谁好谁坏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敢担当的“棋手”。这一场,邵佳一给了所有人一个清醒剂。
最后,不得不问一句:外教真有那么神?本土教练就真的没戏?要是全靠“外来和尚”,中国足球的命脉还在不在自己手里?你觉得,以后国足要想翻身,是继续迷信外教,还是像青岛西海岸这样,靠自家人拼一把?评论区见,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