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之子郑经一生坑人 父与子皆未幸免

在1662年,郑成功正在台湾与荷兰人作战,忽然得知留守厦门的儿子郑经有了第一个孙子,高兴得手舞足蹈。然而,当他得知孙子的母亲身份后,气得当场吐血。随即命令哥哥郑泰返回厦门,将郑经的生母董氏、儿子郑经、孙子郑克臧以及那个生孩子的女人全部处决。

究竟是哪个生下孩子的女人,让郑成功如此愤怒,甚至不顾妻儿和孙子的感受?

与保姆有不正当关系

1661年,郑成功在福建厦门抵抗清朝,但由于在陆地上连续失利,他决定把注意力转向被荷兰人控制的台湾岛。

为了把台湾作为对抗清朝的基地,郑成功亲自带领两万水军从厦门出发,去攻打当时占领台湾的荷兰人。临行前,他嘱咐19岁的儿子郑经留守厦门,看好家门,指挥沿海各岛的事务,等待他胜利归来。

郑经在厦门做了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让郑成功颜面尽失。

郑成功离开厦门前,刚生下最小的儿子郑睿,并娶了南明前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唐氏为妻。

虽然唐氏出身高贵,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但郑经与众不同,他并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女子,反而对年纪稍大的妇人情有独钟。

就在这个时候,郑经最小的弟弟郑睿还很小,需要人照顾。于是,延平府外一个名叫张屠夫的妻子陈昭娘,因为奶水充足,成了郑睿的奶妈。

陈昭娘因为要给郑睿喂奶,经常进出延平王府。久而久之,被十九岁的郑经注意上了。

郑成功当时在台湾前线,厦门的一切都由郑经说了算。在延平王府里,大家对郑经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他竟然做了和奶妈偷情这种荒唐的事情。

私底下交往也就罢了,但陈昭娘很快就怀上了孩子,并在十月怀胎后,为郑经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郑经非常疼爱这个孩子,按照家族的辈分取名,给孩子命名为郑克臧。

孩子出生了也就罢了,但郑经还是把这喜讯告诉了正在前线与荷兰人战斗的郑成功,希望郑成功能给孩子一些礼物。

那年郑成功三十八岁,听说自己有了长孙,以为是儿子郑经的正妻唐氏所生,高兴得不得了,给长孙郑克臧准备了不少赏钱。

没过多久,郑成功收到了一封来自唐显悦的信。唐显悦是唐氏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南明的兵部尚书。

唐显悦在信里严厉指责郑成功的家庭风气不好,道德败坏。这时郑成功才明白,自己的大儿子竟然与奶妈有不正当关系,还生了孩子。同时,他对郑经的生母董氏的纵容感到更加愤怒。

郑经随后叫来哥哥郑泰,让他赶紧回厦门,把妻子董氏、儿子郑经、孙子郑克臧和陈昭娘一起处理掉。

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家庭风气,另一方面也是给唐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郑泰回到厦门后,看到年轻的郑经和刚出生的孩子,实在下不了手。于是,他杀了乳母陈昭娘,然后向郑成功求情,希望能放过其他人。

但是,延平王府发生了这样一件让人难堪的事情,最后只是处置了一个奶妈。在郑成功看来,这根本无法交代。因此,郑成功再次命令郑泰迅速执行命令。

然而这一次,他们却遇到了厦门将领们的集体不服从。

那时,郑成功已经夺回了台湾岛,正计划处理好岛上的事务后返回厦门。然而,两个不幸的消息突然传来,让他心急如焚,最终病倒了。

一是自己的父亲郑芝龙在清朝被处死;二是南明的永历皇帝朱友榔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杀。这两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彻底让郑成功感到绝望。

加上长子和乳母之间的不正当关系,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半年后去世。

背弃朋友

郑成功去世后,他在台湾的一些手下将领选择了支持他的弟弟郑袭,称他为延平王。大家没有选择郑经的原因是他与奶妈有不正当关系,这件事让大家很反感。

郑经的势力主要在厦门一带。在他父亲郑成功去世后,他没有理会叔叔郑袭,而是得到了厦门许多将领的支持,继承了延平王的位子,并为父亲举行了丧礼。

就在这时,郑经的伯父郑泰,不久前还支持郑经,但现在却坚定地支持身在台湾的郑袭,公开反对郑经继承王位。

郑经毫不手软,直接在厦门用郑泰的头颅祭旗,随后调动厦门和澎湖的所有兵力渡海攻打台湾。

不过,郑经在攻打台湾前也做了不少准备。为了避免平南王耿精忠偷袭厦门,他主动提出效仿朝鲜的做法,向清朝进贡,以此来稳住清朝的军队。

郑经趁机带人快速上了台湾岛,把叔叔郑袭软禁起来,自己成了新的延平王。

然而,当郑经再次回到厦门时,他却不再承认之前与清朝讨论的进贡事宜。

这一下,把清朝给惹恼了。

在1663年的下半年,清朝的军队大规模向南进攻,目标是郑经控制的厦门和漳州地区。经过半年的激烈战斗,郑经无法抵挡,最终在1664年退到了台湾。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清朝多次试图招降郑经,但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1673年底,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他给郑经写信,希望郑经能一起起兵,恢复明朝的江山。

但此时,郑经和吴三桂相隔甚远,郑经只能在一旁观望。

1674年四月,清朝驻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在受到吴三桂的影响后,起兵反抗清朝,这让郑经开始密切关注此事。

耿精忠刚开始造反时,对郑经采取了拉拢策略。他向郑经提出,如果郑经能出兵协助他拿下整个福建,他会为郑经的军队提供船只和粮食。

那时候,郑经也希望扩大自己的地盘,所以同意派兵出战。但耿精忠在战斗中发现,郑经的军队战斗力不强,没有郑经的帮助,自己也能拿下福建。于是,耿精忠便切断了郑经的粮草供应,并且扣下了之前答应提供的战船。

耿精忠的举动让郑经非常生气。随后,他不顾双方的盟友关系,直接进攻耿精忠控制的泉州和漳州等地,有时还会南下广东攻打平南王尚可喜的惠州等地。

这时,正在攻打江西和浙江的耿精忠听说郑经趁他不在家,抢夺了他的地盘。于是,他派了一部分军队回来和郑经交战。双方在东南沿海的战斗持续了一年多。

最终,耿精忠做出了让步,给了郑经五艘船,希望他能协助自己和吴三桂对抗清朝,渡过海域向北进军,攻打清朝的发源地——辽东。

但是郑经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所以也不会去攻打辽东。后来,他占据了东南沿海的泉州、漳州、潮州和惠州等地。耿精忠为了配合吴三桂攻打江南,一时之间也拿他没办法。

然而,耿精忠对郑经的放任不管,却让郑经变得越来越嚣张,最终占领了耿精忠的地盘汀州。

看到郑经在背后使坏,耿精忠也不顾其他,急忙调头回去对付郑经。可是,他刚一撤退,清军就迅速推进。耿精忠没有办法,只好向清军投降。

耿精忠一投降,郑经立刻遭到了清军和耿精忠的反击,只好再次撤退到厦门。

郑经的这一步棋,让耿精忠投降了,直接改变了三藩之乱的战争进程。

耿精忠投降后,三藩之一的尚之信见形势不妙,也决定向清军投降。最后只剩下吴三桂还在坚持抵抗。

在1678年,吴三桂去世后,清朝的军队开始反击。不到三年时间,清朝就完全平定了三藩的叛乱。

郑经在三藩之乱时,不仅没帮上忙,反而加快了三藩的灭亡速度。可以说,他既害了耿精忠,也害了吴三桂。

三藩之乱结束后,耿精忠遭到了极其残酷的死刑,真是命途多舛。

托付给别人的人不合适。

1681年,清朝刚平定了三藩之乱,39岁的郑经就去世了。

郑经临终前,指定刘国轩和冯锡范作为托孤大臣,帮助他和乳母所生的儿子郑克臧处理重要事务。然而,郑克臧的出身一直是延平王府中难以启齿的秘密。

郑经活着的时候,还能靠延平王的身份把这件事压下来。但他去世后,这二十年前的丑闻终于还是被揭露了出来。

刘国轩,掌握军权的人,自然瞧不起这个乳母生的孩子。另一个托孤大臣冯锡范,是郑经另一个儿子郑克樉的准岳父。

后来,这两个人联手,一方面向郑经的弟弟们表达了他们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郑成功的妻子董氏,也就是郑经的母亲,说郑克臧是当年延平王府外面一个屠夫的孩子。

因为董氏觉得郑克臧继位不太合适,所以让人把郑克臧叫来,让他交出延平王的印信。

谁知道,郑克臧刚到董氏的房间,就被冯锡范一刀刺中腹部。随后,郑经的弟弟们一拥而上,用棍棒将郑克臧打死。

如今,距离郑经离世还不到三天。

郑经自己做了一件不对的事,结果害得爸爸和儿子都丢了命!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