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说我太实在会吃亏,这话真没说错。”
45 岁的陈峰坐在深夜办公室,盯着手机上刚发的信息,屏幕亮着 “未读”。
这是他今年给苏晴发的第127 条消息,对方回复的次数一只手数得清。
从年少到中年,他总主动付出:帮同事、凑聚会,对苏晴更是天天关心,可没人主动找他,苏晴也从无回应。
看着窗外霓虹,他才觉自己活成笑话。
可就在他要放弃时,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让他心脏骤停。
这通打破沉寂的电话,会是苏晴打来的吗?
01
三个月前,45 岁的陈峰在广告公司当着策划总监,心里还总为自己 “人缘好” 沾沾自喜。
在公司里,他就像个闲不住的“老好人”,同事手头事多,他凑过去说 “这个我来帮你弄”;有人加班赶项目,他主动留下来搭把手,还念叨 “一起弄快,弄完咱吃碗面”;谁要是情绪低落,他准会拍着对方肩膀说 “走,我请你吃顿好的,别憋在心里”。
办公室大小聚会也全是他张罗,提前订地方、挨个问时间,忙前忙后没一句怨言。
年轻同事赵宇常当着他面说“峰哥,你这人是真靠谱,跟你共事舒服”,陈峰每次都笑着摆手 “都是一个团队的,互相帮衬应该的”,心里却美滋滋的,觉得这就是人缘好的证明。
可他没往深了想,赵宇从没主动找过他聊过天,周末约朋友玩也从没叫过他,每次都是他先开口:“小赵,晚上没事一起吃个饭?”“小赵,周末新上映的电影,要不要一起去看?”
这种凡事都主动的交友方式,从陈峰上大学时就有了,一路到中年,他一直觉得这是自己的优点。
直到公司来了新的创意总监苏晴,35 岁,离了婚,带着个 8 岁的女儿,陈峰第一眼就被她身上那股独立干练的劲儿吸引了。
那天在公司走廊碰见,陈峰赶紧走过去:“苏总监,欢迎加入咱们公司,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
苏晴点点头,声音客气:“谢谢陈总监,以后多指教。”
可陈峰能感觉到,她眼神里透着股淡淡的疏离。
打那以后,陈峰更主动了,每天早上绕路给苏晴买她爱喝的拿铁,她手头项目忙,他就说“这个方案我帮你盯会儿,你歇口气”,下班还特意说 “我顺路,送你回家吧”。
苏晴每次都接着好意,却从没主动跟他说过一句“今天辛苦你了”,也没问过他一句私事,可陈峰没觉得不对,还想着慢慢来总能处好。
02
不管陈峰多主动,苏晴始终都是被动应着,可陈峰心里觉得,感情不都得这么开始嘛,总得有人先迈出步子。
他妹妹陈瑶知道这事儿后,专门打电话劝他:“哥,你这么追人不对,要是人家真对你有意思,不可能一直让你主动,她自己也会想着找你。”
陈峰听完不乐意了:“你不懂,苏晴那性子内向,不好意思主动,我多主动点没毛病。” 陈瑶叹了口气:“哥,你都 45 岁了,别这么天真行不行?要是一个女的心里有你,就算再内向,也会给你点信号,比如主动跟你说句话、问你点事儿,哪会像现在这样,你不找她,她就跟没你这人似的。”
可陈峰根本听不进去,他认定了只要自己够真诚、够坚持,苏晴早晚能被打动。
两个月前,苏晴生日,陈峰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订了城里有名的西餐厅,还挑了条她之前提过喜欢的丝巾当礼物,晚上又熬夜写了封情书,把这些日子的心思都写在里面。
生日那天,陈峰把礼物递过去,手都有点抖:“苏晴,生日快乐,这是给你的。”
苏晴接过礼物,脸上露出点感动的样子:“谢谢你,陈峰,你太费心了。”
吃饭的时候,烛光晃着,陈峰看着对面的苏晴,深吸一口气,把情书拿出来:“苏晴,我有话想跟你说。”
苏晴抬眼看他,眼神里带着点紧张:“你说吧。”“我喜欢你,挺长时间了。”
陈峰声音很认真,“这几个月,我天天都想着你,知道你是个独立的人,不想给你压力,可我不说出来,心里总不踏实。”
苏晴没说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陈峰,谢谢你对我这么好,我也觉得你是个好人。”
陈峰赶紧追问:“那你愿意跟我在一起吗?” 苏晴又顿了顿:“我…… 我还需要点时间考虑,你别着急。”
虽说没得到肯定答复,可陈峰已经挺满足了,至少苏晴没直接拒绝,还说他是好人,他觉得这就是进展,更坚信自己的办法没错,压根没琢磨苏晴那犹豫的语气里,可能藏着别的意思。
03
自从苏晴说“需要时间考虑”,陈峰待她更殷勤了。
每天早上一睁眼,先给苏晴发“早安,今天记得吃早饭”,晚上睡前又发 “晚安,早点休息”;她工作上遇到点问题,陈峰比她还急,赶紧凑过去帮着分析;周末一有空,就说 “我陪你和萌萌出去玩吧,孩子也能多逛逛”。
苏晴每次都接着这些好,可还是老样子,从不主动。
有次萌萌拉着苏晴的手说:“妈妈,峰叔叔对咱们真好,总陪我玩。”
苏晴摸了摸萌萌的头,声音淡淡的:“是呀,陈叔叔是个好人。”
陈峰正好听见这话,心里跟喝了蜜似的,觉得苏晴这是在慢慢接受自己,俩人的关系肯定在往好走。
可他没注意到,苏晴从没主动给他发过一条信息,就算他发十条,她最多回个三条,还都是“嗯”“还好”“知道了” 这种简短的话;也从没主动约过他见面,更没问过他 “你今天工作累不累”“你身体怎么样”。
朋友们看不过去,纷纷劝他:“老陈,你别对她太好,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你越惯着,她越不珍惜。”
还有人说:“是啊,要是真喜欢你,怎么会不关心你?就算再忙,也会问你两句。”
可陈峰总能找到理由反驳:“苏晴那不是不关心,她工作太忙了,哪有时间想这些?再说她性子本来就内向,不擅长主动跟人聊私事。”
他心里一直坚信,自己付出这么多,早晚能得到回应,还在心里琢磨着,俩人的关系正稳步发展,用不了多久苏晴就能彻底接受他。
有次他发烧在家休息,特意跟苏晴说“今天有点不舒服,请假了”,本想着能听到句关心的话,结果苏晴就回了句 “那你好好休息”,之后就没下文了。
陈峰看着手机,心里虽有点不是滋味,可还是安慰自己“她就是不会说好听的,心里肯定是关心我的”。
04
一个月前,陈峰过 45 岁生日,前几天他就忍不住跟苏晴提过一嘴 “再过几天有个日子挺重要的”,想着苏晴就算不准备礼物,至少能主动说句生日快乐。
可从早上睁眼到晚上下班,苏晴连个消息都没发。
晚上陈峰实在忍不住了,给苏晴发信息:“今天可是个特殊日子,你没忘吧?”
过了好一会儿,苏晴才回复:“什么特殊日子?我没太记着。”
陈峰看着屏幕,心里有点凉,回了句“今天我生日”。
又等了会儿,苏晴才说:“哦,生日快乐!不好意思啊,最近事多,给忘了。”
之后就没再说话了。
陈峰拿着手机,笑了笑,可那笑比哭还难看,嘴上跟自己说“没事,忘了就忘了”,心里却堵得慌:要是真在乎我,怎么会忘了我生日?
就算忘了,好歹多说句“下次补祝你”,哪会就这么没下文了?
从那天起,陈峰开始留心观察苏晴。
他发现苏晴跟女同事在一起时,能聊得哈哈大笑,还会主动问“你昨天买的衣服在哪买的,挺好看”;对下属也挺关心,下属加班晚了,她会说 “别太累了,注意身体”;刷朋友圈的时候,还会给朋友发的搞笑图片点赞评论。
可唯独对他,永远都是客客气气的,除了工作上的事,从没主动跟他聊过别的,更别说关心他的生活了。
陈峰这才想起以前的事:中学时暗恋的女生,他天天给人带早饭,可对方从没主动跟他说过话;大学时的女朋友,每次吵架都是他先低头,分手后也从没主动联系过他;工作后处的几段对象,也都是他付出得多,对方接受得理所当然。
上周苏晴发朋友圈说“胃疼得难受”,陈峰看到后,赶紧去药店买了胃药,绕路送到她家门口,还叮嘱 “按时吃,别吃凉的”。
可前几天他发朋友圈说“加班到半夜,快扛不住了”,苏晴看见了,连个评论都没留。
这些事儿堆在一起,陈峰心里的怀疑越来越重:难道苏晴真的对我没感觉?
可他又不敢深想,总在心里劝自己“感情得慢慢来,不能急,她只是还没完全适应,再等等就好了”,就这么在怀疑和自我安慰里来回挣扎。
05
心里的怀疑越来越重,陈峰决定试试苏晴的心意。
他想着,要是自己不主动联系,她会不会找自己?
要是找了,说明心里还有点他;要是不找,那可能真的没感觉。
于是他故意三天没给苏晴发信息,也没在公司主动跟她说话。
第一天的时候,他手机不离手,总想着苏晴会不会发信息来问“你怎么没找我”,可等了一天,手机安安静静的。
第二天,他还是忍不住时不时看手机,心里还盼着苏晴能主动跟他打招呼,结果在公司碰见,苏晴就跟没看见他似的,直接走过去了。
第三天,陈峰心里有点慌了,可还是咬着牙没主动。
就这么等了一周,苏晴还是没任何动静。
陈峰实在忍不住了,发了条信息:“你最近还好吗?”
过了快一个小时,苏晴才回复:“我很好,谢谢关心。”
没再多说一个字。
看到回复的那一刻,陈峰心里拔凉拔凉的,他终于有点信妹妹之前说的话了。
陈瑶知道后,又跟他说:“哥,你现在明白了吧?不拒绝不代表接受,她可能就是习惯了你对她好,把你当能帮忙的朋友,根本不是喜欢。要是真喜欢你,怎么会一周都不找你?”
陈峰坐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开始琢磨这些年的日子:自己总想着主动点能处好关系,可到头来,好像都是自己一头热。
同事们平时夸他好,可他不主动组织聚会,没人会叫他;他不主动帮忙,也没人会找他说心里话。
所谓的“人缘好”,是不是就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付出?
别人嘴上说的“需要你”,是不是只是习惯了有人帮忙?
两周前,陈峰下了决心:不主动了。
以后不主动给苏晴发信息,不主动约她吃饭,也不主动关心她的事,他想看看,没了自己的主动,这段关系到底能撑多久。
第一天的时候,他好几次拿起手机想给苏晴发信息,都硬生生忍住了,心里还幻想着“说不定苏晴今天就能发现不对劲,主动来问我”。
可直到晚上睡觉,手机还是没响,陈峰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的失落又多了一层,好像心里空了块地方。
06
不主动的第二天,陈峰在公司看见苏晴,她还是跟平时一样,该忙工作忙工作,没跟他说一句话;第三天,依旧如此,苏晴就像没察觉他的“消失”,连个眼神都没多给。
陈峰还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她肯定是最近项目太忙了,没心思注意这些,等她忙完就好了。”
可一周都过去了,苏晴还是没任何表示,既没发信息,也没在公司主动找他。
有次在茶水间碰见,苏晴还跟平时一样,客气地说:“陈总监,今天天气挺好的,适合出去走走。”
语气里没一点异样,好像他这一周的“不主动” 根本不算事儿。
那一刻,陈峰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突然就明白了:自己在苏晴心里,可能根本没那么重要,有他没他都一样,他的存在与否,对苏晴来说没任何影响。
这个念头一出来,陈峰心里疼得厉害,鼻子也酸酸的。
他又想起身边的同事,以前他总主动组织聚会,每次都热热闹闹的,可上次他没牵头,同事们照样约着吃饭唱歌,没人给他打个电话;以前他总主动请客,大家也乐意跟着去,可他不主动了,也没人说“陈哥,咱今天一起吃个饭吧”。
陈峰苦笑着摇摇头,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要是你消失了,没人会想念你,那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多余的。
他觉得自己现在就是这样。
后来公司里年轻的同事周凯,因为家里的事加上工作压力大,跟人说想离职。
按以前的性子,陈峰早主动找周凯聊天了,问问具体情况,帮着出出主意,可这次,陈峰没动。
他看着周凯整天闷闷不乐的,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可一想到自己之前的付出,又把那点念头压下去了。
他现在心里没别的感觉,就剩下麻木和疲惫,觉得这么多年的主动,好像都白费了,没换来一句真心的关心,也没换来一段靠谱的关系。
07
没过多久,周凯还是递交了离职申请。
离职前一天,周凯专门找到陈峰,有点犹豫地说:“峰哥,我明天就走了,跟你说一声。”
陈峰抬起头,看着周凯,语气平淡:“行,知道了,祝你以后顺利,找个好工作。”
周凯愣了愣,好像没料到他会是这个反应,挠了挠头说:“峰哥,你最近是不是有啥事儿啊?感觉你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你要是知道我要走,肯定会劝我,还会帮我想办法。”
陈峰笑了笑,声音没什么起伏:“人嘛,总会变的,不可能一直一个样。”
周凯还想说点什么,可看陈峰这态度,也没再多说,点点头就走了。
周凯走后,办公室里不少人议论起来。
有同事说:“你看陈哥,这周凯要走,他怎么一点都不劝啊?以前他最热心这个了。”
还有人说:“是啊,以前谁要是有啥事儿,他比谁都积极,现在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是不是他自己遇到啥麻烦了?”
可议论归议论,没一个人主动过来问陈峰到底怎么了,没人关心他是不是遇到了难处,也没人问他最近心情好不好。
大家只是觉得好奇,想聊聊新鲜事,根本没把他的变化放在心上。
陈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听着同事们的议论,心里更凉了:原来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个能帮忙的“工具人”,需要的时候,就夸两句 “陈哥人好”,让他帮忙做事;不需要的时候,就把他放一边,连句真心的关心都没有。
晚上回家,陈峰翻着手机通讯录,看着那些平时只在他主动联系时才会回应的人,心里打定主意:都删了吧,留着也没用。
他翻到苏晴的电话号码,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刚要按下去,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赫然显示着“苏晴” 两个字。
这是他跟苏晴认识九个月以来,她第一次主动打电话。
陈峰的心跳一下子快了起来,手里都有点出汗,脑子里全是各种念头:“她是不是想我了?是不是终于意识到我重要了?会不会是想通了,要跟我表白?”
他深吸了好几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然后按下了接听键:“喂,苏晴?”
电话那头传来苏晴急促的声音:“陈峰,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我想请你帮个忙。”
听到“帮忙” 两个字,陈峰心里的期待瞬间落了空,像被泼了盆冷水,凉了半截。
08
电话里,苏晴的声音带着急慌:“陈峰,我妈突然犯病住院了,我现在在医院守着,可萌萌一个人在家,我实在不放心。我问了好几个朋友,要么在外地赶不回来,要么晚上有事走不开,邻居也不熟,实在没人能找了,你能不能去帮我照看一下萌萌?”
陈峰握着手机,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他彻底明白了,苏晴这九个月来第一次主动联系,根本不是想念,也不是在乎,就是没人帮忙了,才想起他这个随叫随到的 “工具人”。
他咬了咬嘴唇,想直接说“我没空”,可脑子里又冒出凌晨两点萌萌一个人在家的样子,孩子说不定正害怕,又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
“行,我马上过去。”
陈峰的声音有点闷,“你把家里地址发我,先跟萌萌说一声,让她别慌。”
苏晴立刻松了口气,语气里全是感激:“太谢谢你了陈峰,我就知道你靠谱,关键时候能指望上你。等我这边安顿好,就尽快回去。”
挂了电话,陈峰坐在沙发上,盯着黑漆漆的电视屏幕,嘴角扯出个笑,那笑里全是苦涩和无奈—— 这几个月的主动、期待,原来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现在总算彻底清醒了。
他换了鞋出门,打车到苏晴家,按门铃时,门很快开了,萌萌穿着睡衣,手里还攥着遥控器,电视里正放着动画片。
“峰叔叔,你怎么来了呀?” 萌萌眨着眼睛问。
“你妈妈去医院照顾外婆了,让我来陪你会儿。”
陈峰蹲下来跟她说。
萌萌只是点了点头,没再多问,转身又坐回沙发上看电视,态度平平淡淡的,没什么亲近的样子。
熬到凌晨三点,萌萌打了个哈欠,陈峰才哄着她去卧室睡觉。
刚给她盖好被子,萌萌突然抬头看着他,小声问:“峰叔叔,我妈妈是不是不喜欢你呀?”
陈峰心里一震,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赶紧问:“萌萌怎么这么说?”
然而,接下来萌萌所说的话,让陈峰的身体瞬间就像如坠冰窟般的颤抖不已...
萌萌把脸往被子里埋了埋,声音小小的,却字字都砸在陈峰心上:“妈妈跟外婆打电话的时候说过,她知道你对她好,可她就是对你没感觉,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怕你难受。还说等过段时间,你自己慢慢淡了,就不会再找她了。”
陈峰僵在原地,耳朵里嗡嗡作响,萌萌后面还说了什么,他一句都没听进去。
原来苏晴不是内向,不是忙,不是需要时间,她早就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只是自己一直不愿承认,还在一遍遍地找借口自我安慰。
他想起之前给苏晴发十条信息,她最多回三条;想起自己生日时,她忘了就算了,连句像样的补偿都没有;想起自己故意不联系一周,她连问都不问;想起同事们议论他变了,却没人真正关心他—— 这些伏笔,现在终于都有了答案:不是别人慢热,不是别人忙,是自己在别人心里,根本没那么重要,甚至是可有可无。
陈峰慢慢站起身,帮萌萌把被子掖好,轻手轻脚地走出卧室。
客厅里还亮着小夜灯,电视早就关了,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他坐在沙发上,拿出手机,翻到和苏晴的聊天记录,从第一次主动打招呼,到每天的早安晚安,再到那些关心她工作、生活的话,一条一条往下滑,越看心里越沉。
他又翻到通讯录,里面有不少平时“处得好” 的同事、朋友,以前总觉得这些关系都很铁,可现在想想,每次都是自己主动联系,自己主动组织聚会,自己主动帮忙 —— 要是自己不先开口,这些人好像从来不会想起他。
就像赵宇,每次都夸他“峰哥人好”,可从来没主动约过他;就像周凯,离职前才来找他,也只是出于礼貌,不是真的舍不得。
凌晨四点多,窗外天还没亮,陈峰突然想通了很多事。
以前总觉得“主动” 是优点,是维系关系的关键,可现在才明白,单向的主动,从来都换不来真心,只会让自己变成别人眼里的 “工具人”,需要的时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扔在一边。
他拿出手机,先把和苏晴的聊天记录删了,又把她的电话号码从“特别关注” 移到了普通联系人里。
接着,他翻了翻其他联系人,那些从来不会主动找他、只会在需要帮忙时才联系的人,他也一一备注了“不必主动”。
做完这些,心里好像轻松了不少,那种堵了很久的感觉,终于慢慢散了。
早上六点多,苏晴打来了电话,说她妈妈情况稳定了,准备回来看萌萌。
陈峰说:“萌萌还在睡,我在客厅等你,你回来后我就走。”
苏晴回来的时候,手里提着早餐,递给陈峰:“昨晚辛苦你了,这是给你的早餐。”
陈峰接过,说了句“谢谢”,没再多说别的。
萌萌醒了,看到苏晴,跑过去抱住她:“妈妈,外婆怎么样了?”
苏晴摸了摸萌萌的头:“外婆没事了,别担心。”
然后转头对陈峰说:“真的太谢谢你了,要是没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陈峰笑了笑,语气很平静:“没事,应该的,萌萌没事就好。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说完,他拿起自己的东西,转身就走,没有像以前那样,再叮嘱苏晴几句“照顾好自己”“有需要再找我”。
苏晴愣了一下,好像没料到他会这么干脆,想说点什么,可陈峰已经关了门。
从苏晴家出来,陈峰走在清晨的路上,空气很清新,他深吸了一口气,觉得心里从来没有这么敞亮过。
他掏出手机,给妹妹陈瑶发了条信息:“瑶瑶,我想通了,以后不做那个总主动的人了。”
陈瑶很快回复:“哥,你终于想明白了?早就该这样了,单向的付出没意思。”
陈峰没再回复,他走到公交站,等车的时候,看到以前总一起吃饭的同事李姐,李姐也看到了他,笑着打招呼:“老陈,早啊,最近怎么没见你组织大家吃饭了?”
换作以前,陈峰肯定会说“那这周末我组织”,可这次,他只是笑了笑:“最近有点忙,等以后再说吧。”
李姐愣了一下,没再多问,转身跟别人聊天去了。
陈峰看着,心里没有一点失落,反而觉得很踏实—— 他终于不用再为了维持 “人缘好” 的名声,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了。
到了公司,陈峰刚坐下,赵宇就走了过来:“峰哥,上次你说的那个电影,这周要不要去看?”
以前陈峰肯定会立刻答应,还会主动买票,可这次,他抬头看了看赵宇,说:“这周我有事,下次吧。” 赵宇脸上露出点惊讶,说了句 “行”,就走了。
陈峰没在意赵宇的反应,他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工作。
以前总想着帮同事分担,自己的工作经常拖到晚上加班,可这次,他只专注于自己的事,同事来找他帮忙,他会先看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做完,没做完就说:“不好意思,我这边还有事,你先自己试试,实在不行再找我。”
同事们一开始都有点不适应,议论纷纷:“陈哥怎么真变了?以前找他帮忙,他从来不会拒绝。”
“是啊,以前他总主动帮我们,现在怎么不主动了?”
陈峰听到了,却没放在心上—— 他知道,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他不主动帮忙就疏远他;那些只想着利用他的人,疏远了也不可惜。
过了几天,公司要做一个大项目,需要策划部和创意部一起合作。
以前每次合作,陈峰都会主动找苏晴对接,帮她分担一部分工作,可这次,他只是按照流程,把策划部的方案发给苏晴,然后说:“苏总监,这是我们部的方案,有问题随时沟通。”
苏晴收到方案后,过了很久才回复:“好的,我看完跟你说。”
以前陈峰肯定会追问“大概什么时候能看完”,可这次,他没再发信息,继续做自己的事。
下午的时候,苏晴主动来找他了,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来他的办公室。
“陈总监,关于方案里的几个细节,我想跟你聊聊。”
苏晴说。陈峰抬起头,说:“好,你坐,我把资料调出来。”
聊方案的时候,苏晴好几次想说点别的,比如“最近天气变化大,你注意身体”,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她发现陈峰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跟她说话的时候,眼神里带着期待和热情,可现在,只有工作上的认真,没有多余的情绪。
聊完方案,苏晴站起来:“那先这样,有问题我再找你。”
陈峰点点头:“好。”
苏晴走到门口,又回头看了一眼陈峰,想说点什么,可最终还是走了。
陈峰看着苏晴的背影,心里没有一点波澜。
他知道,苏晴的主动,不是因为喜欢,是因为工作需要—— 就像以前他主动帮她,也是因为他喜欢她,现在他不喜欢了,自然也就不主动了。
周末的时候,陈瑶约陈峰吃饭,看到他状态不错,笑着说:“哥,你现在看着比以前轻松多了,以前总觉得你绷着一股劲,好像随时要帮别人做事。”
陈峰笑了笑:“以前傻,总以为主动就能换来真心,现在才明白,不爱你的人,你再主动也没用;不在乎你的人,你再付出也白搭。”
“那你现在知道,当在乎的人从不主动找你,最好的对策是什么了吗?”
陈瑶问。陈峰放下筷子,很认真地说:“三个字:不主动。”
“对嘛,就是不主动。”
陈瑶说,“不是说要故意疏远,是不要再单向付出,不要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别人身上。你不主动了,才知道谁是真的在乎你 —— 真在乎你的人,会因为你的不主动,反过来找你;不在乎你的人,你不主动了,也就彻底断了,省得自己浪费时间和感情。”
陈峰点点头,想起这几周的变化:以前总主动联系的同事,现在很少找他了;以前总让他帮忙的人,现在也不找他了;可也有几个人,比如大学时的同学老周,以前总他主动联系老周,可这几周他没主动,老周反而找他了:“老陈,好久没见了,周末出来喝两杯?”
还有公司里的老同事王哥,看到他最近不怎么说话,主动找他:“老陈,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要是有难处,跟哥说。”
这些人,才是真的在乎他的人—— 不是因为需要他帮忙,不是因为要利用他,只是因为把他当朋友。
没过多久,苏晴又找过陈峰几次,有时候是聊工作,有时候是找他帮忙,比如“我要去接萌萌,能不能帮我把文件送到客户那里”。
以前陈峰肯定会立刻答应,可这次,他说:“不好意思,我这边有点事,你找别人帮忙吧。”
苏晴听到拒绝,愣了一下—— 这是陈峰第一次拒绝她。
“好吧,那我再找别人。” 苏晴说。陈峰没再说话,继续做自己的事。
后来,苏晴很少再找陈峰了,工作上有对接,也是按照流程来,没有多余的交流。
公司里的同事,也慢慢习惯了陈峰的“不主动”,那些只想着利用他的人,渐渐疏远了他;而真正把他当朋友的人,依然跟他保持着联系。
陈峰的生活变得简单又轻松,不用再为了维系“人缘好” 而勉强自己,不用再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他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周末的时候,要么跟陈瑶逛街,要么跟老周他们喝酒聊天,要么一个人在家看书、看电影—— 他终于有时间关注自己的生活,终于能为自己活了。
有一次,公司组织团建,晚上大家一起唱歌。
以前每次团建,陈峰都会主动张罗,帮大家点歌、递饮料,可这次,他只是坐在角落里,跟王哥聊天。
苏晴坐在另一边,看着陈峰,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她发现,没有陈峰的主动,她的生活好像少了点什么,以前每天早上能收到他的早安,工作忙的时候能收到他的关心,下班的时候能有人送她回家,可现在,这些都没有了。
她想起以前陈峰给她买咖啡的样子,想起他帮她分担工作的样子,想起他陪萌萌玩的样子—— 那些她以为理所当然的好,现在都没有了。
她拿出手机,翻到陈峰的微信,想发一条“最近还好吗”,可犹豫了很久,还是没发出去。
她知道,是她自己不珍惜,把陈峰的主动当成了理所当然,现在陈峰不主动了,她再主动,也晚了。
团建结束后,王哥跟陈峰一起走,笑着说:“老陈,你现在这样挺好的,不用再围着别人转,自己舒服最重要。”
陈峰点点头:“是啊,以前总想着别人,忘了自己,现在才明白,人生短短几十年,要先对自己好,才能对别人好。”
走到小区门口,陈峰跟王哥道别,刚要进小区,手机响了,是老周打来的:“老陈,下周我儿子结婚,你一定要来啊,咱哥俩好久没好好喝一杯了。”
陈峰笑着说:“一定来,到时候不醉不归。”
挂了电话,陈峰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很踏实。
他知道,他终于走出了“主动付出” 的怪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那个领悟,他会记一辈子:当你在乎的人从不主动找你,最好的对策,就是“不主动”—— 不主动讨好,不主动付出,不主动维系那些不值得的关系。
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谁是真的在乎你,才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的人身上,才能真正为自己活一次。
现在的陈峰,不再是那个围着别人转的“老好人”,不再是别人眼里的 “工具人”,他是陈峰,一个懂得爱自己、懂得珍惜值得的人的陈峰。
而他知道,未来的日子,会比以前更轻松、更快乐,因为他终于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你,而是你怎么看自己,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