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炮声隆隆的联合军演,一边却是急不可耐的“破例”访华,韩国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事儿透着一股子邪乎劲儿。就在美日韩三国浩浩荡荡开进东海,搞那个叫“自由之刃-25”的联合军演,动静大得吓人,据说连“核作战兵推”这种压箱底的活儿都整上了,摆明了就是冲着朝鲜去的。果不其然,朝鲜那边立马就炸了锅。朝中社的警告措辞那叫一个严厉,说什么“绝不容许破坏实力平衡”,紧接着金与正更是撂下狠话,警告说在不该秀肌肉的地方瞎折腾,“必将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这火药味,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怪事来了。韩国新上任的外交部长赵显,突然宣布要访问北京。按理说,去年韩国前外长刚来过,这次怎么也该轮到中方回访了,这是外交上不成文的规矩。但赵显不管这些,愣是打破惯例,自己颠儿颠儿地跑了过来。韩国外交部给出的说法也挺有意思,说什么要“以务实方式”管控关系,不必拘泥于形式。这话听着客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真有急事儿求上门了。
赵显这一趟,明面上带着两件差事。第一件,是送请柬。今年10月底,APEC峰会要在韩国庆州开,李在明政府指望着能办得风风光光,要是能把中国领导人请过去,那面子可就太大了。所以,赵显此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当面发出邀请,希望中方能给个面子。毕竟,美国总统特朗普那边已经放出风声,说计划出席,韩国自然希望中国也能来,在中美之间搞个平衡,这算盘打得噼啪响。
第二件差事,就是递“请托信”。半岛局势都紧张成这样了,韩国心里能不慌吗?美日韩军演搞得再热闹,真要擦枪走火,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所以,他们比谁都希望局势能稳下来。这时候能找谁帮忙呢?放眼望去,也只有中国能跟朝鲜说上话了。赵显这趟来,就是要当着王毅的面,再念叨一遍“半岛无核化”的老调调,核心意思就一个:大哥,快帮忙管管你那邻居吧,我们快顶不住了。
这两件事儿,听着都挺冠冕堂皇,也都合情合理。但你要是觉得韩国人就这点心思,那就太小看他们了。这明面上的请柬和请托信,不过是前菜,真正让他们火烧眉毛的,是那些摆不上台面、却又生死攸关的“秘密”。
这最大的秘密,就藏在小小的芯片里。现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国人正在满世界挥舞《芯片法案》这根大棒,逼着大家选边站。这可把韩国给坑惨了。要知道,韩国的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就捏在三星、SK海力士这些半导体巨头手里。而这些巨头呢,又在中国投了天文数字的钱,建了大量的工厂,中国市场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现在美国人发话了,拿了我的补贴,就不能在中国扩大生产。这不是要了韩国人的老命吗?
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的数据,2023年韩国对华出口的半导体产品占其半导体总出口额的近40%。一旦这个市场没了,韩国经济会是个什么惨状,简直不敢想。首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朴正洙就直言不讳地警告过:“如果韩国企业被迫与中国市场‘脱钩’,那将是一场国家级的经济灾难。”所以你看,赵显这次来,嘴上谈的是半岛和平、国际合作,心里最惦记的,恐怕还是怎么才能替三星们找条活路,怎么跟中方解释,我们也是身不由己,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别真把我们的产业链给掐断了。这才是他此行不能说的核心任务。
除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赵显还得负责给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尹锡悦在台上那几年,韩国的外交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门心思地往美国那边靠,结果把中韩关系搞得一塌糊涂,埋下了好几颗“地雷”。
其中最大的一颗,就是“萨德”问题。这事儿当年闹得有多凶,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中国的反制措施,让韩国的旅游业、零售业哀鸿遍野,乐天玛特更是直接被干趴下了。虽然李在明政府现在不可能把已经部署的“萨德”给拆了,但必须得想办法安抚中国的情绪。所以,赵显很可能会私下里向中方重申那个“三不”承诺,也就是不追加部署“萨德”、不加入美国反导体系、不搞韩美日军事同盟,以此来换取中方的谅解,至少别让这颗雷再炸了。
另一颗雷,是台湾问题。尹锡悦政府时期,有些官员嘴上没把门的,公然把台湾问题说成是“全球性问题”,这可是结结实实地踩了中国的红线。政治互信这东西,一旦被破坏了,想再建立起来就难了。李在明政府心里清楚,如果不把这个结解开,中韩关系就别想好转。因此,赵显这次访华,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当着王毅的面,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地重申韩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这是修复关系最基本的前提,连这个都做不到,那APEC的请柬也就白送了。
为了能让这次访问顺利点,韩国政府最近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李在明亲自出面批评国内那些反华的右翼团体,韩国警方也开始对他们的集会进行限制。月底还要对中国团体游客搞临时免签,明显是在释放善意,想给国内紧张的气氛降降温。
所以你看,赵显这张飞往北京的机票,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它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更像是一场关乎韩国国运的豪赌。赌桌的一边,是美国的压力和盟友的捆绑;另一边,是中国的市场和地缘政治的现实。韩国就夹在中间,每一步都走得战战兢兢。
这张机票,最终会把韩国带向何方,现在谁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