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开拔对乌克兰动手以来,这场争斗算是拉开了序幕,时间也已经过去三年多了。原本以为是场快刀斩乱麻的战事,没想到越打越久,普京那边的话也逐渐变调。起初,克里姆林宫宣称这是一场“特别军事行动”,主要锁定乌东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说是为了保护那里的俄罗斯族群,免受欺压,同时也阻挡北约向东扩张。听起来挺有限的,没打算搞大动干戈。可是,真实情况呢?战事越发激烈,俄罗斯军队不仅没有撤退,反而越里的深处推,目标也从仅仅保护变成了占据土地。
2022年年初几个月,俄军从白俄罗斯边境突袭而入,直奔基辅郊外,还占了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地界,想要切断乌克兰北部的补给线路。乌克兰方面靠着西方赠的反坦克导弹和情报支援,阻住了俄军,特别是在伊尔平河桥头打一场,把俄军后勤搞得一团糟。到3月底,俄军只得从基辅周边撤退,转而准备先吃东部的硬骨头。
四、五月份,马里乌波尔这座港口城市成了焦点,俄军围了几个月,炸了亚速钢铁厂地下工事,乌克兰守军撑不住只得投降,这一下子让俄罗斯卡住了乌克兰黑海沿线的一部分出口渠道。夏天,塞维罗顿涅茨克的化工厂区战火不断,乌克兰用西方赠的火炮反击,俄军伤亡惨重,但到了六月底,俄军还是夺了那块地,包括旁边的利西昌斯克,控制了顿巴斯工业带的一部分。九月份,俄罗斯直接宣布吞并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个地区,还搞了投票宣称合法,虽然国际社会不承认。
2023年春天,乌克兰展开反击,用西方供应的坦克攻占赫尔松西岸的一些村庄,可俄军在矿区挖壕设置防线,死守阵地,乌的装备损耗挺厉害。冬天,在巴赫穆特的城区一条街一条街地拼抢,俄军还炸毁了乌克兰的几个指挥中心,到了5月,那座象征意义的城市彻底被占领了。到了2024年,战事变成拉锯战,俄军在阿夫迪夫卡外围筑起防御工事,2月拿下后,又往托雷茨克河谷推进。乌克兰靠导弹攻击俄后方仓库,俄政府则从伊朗搞无人机,从朝鲜补充弹药,艰难地坚持着。
到了2025年年初,乌克兰北部再度陷入战火,俄军夺取了沃夫昌斯克镇,切断了乌克兰北部的交通要道。5月,普京签署文件,扩大边境缓冲区范围,涵盖苏梅、切尔尼戈夫,甚至包括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这些地方不仅是乌克兰的重要粮仓,更是连接欧洲的陆路通道和通往黑海的关键路段。黑海舰队的封锁更紧了,拦截乌克兰的粮食运输船,结果促使全球小麦价格一路飙升。在被占领地区,俄军不断修筑永久工事,建设反坦克沟和地雷阵,确保死死抓牢阵地。大战局发展下来,俄罗斯从最初压缩目标的有限面积,逐步扩大为大片占地面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就是没能快打快赢,战事变得拖沓延绵。
到了这个地步,普京的说法也变得不同了。国防部长绍伊古在2025年4月公开表示,乌克兰当局用恐怖手段,必须将政权彻底铲除,才能保证边境安全,这比之前保护少数族裔的说法要狠得多。到5月底,总统顾问科比亚科夫在圣彼得堡论坛上说,1991年签的别洛韦日协议没有得到最高苏维埃的批准,所以无效,苏联法律上还算存在,乌克兰的事情就是内部矛盾。这一番话,直接否认了乌克兰的主权,为俄罗斯日后对其他前苏联国家采取行动敞开了大门。
普京总爱提列宁的联邦制,觉得这害了俄罗斯,搞得国家土崩瓦解。他还拿一战时帝国的扩张力度吹嘘,觉得二月革命一扯淡,把国家统一的大旗都扯散了。这调调裹着浓浓的大俄罗斯主义,就是觉得自己天经地义应该当老大,手往东欧和中亚伸。跟白俄罗斯的军力紧紧绑在一块儿,在边境上驻军,中亚的经济也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甩不开这根线。到北极那块儿,俄罗斯抢占航道资源,还装了先进的导弹,算盘打得明明白白。
根据2025年的情报,普京短期的目标大概是让已占的土地稳定下来,再振作一下经济,但从长远来看,他还死咬着乌克兰的完整,坚决要求乌克兰放弃顿巴斯、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还限制军队规模,禁止西方部队进入。这年八月,普京通过渠道传话,强调要乌克兰把整个东顿巴斯让出来,还得认俄占的克里米亚归俄,否则就不谈。到目前为止,俄军在乌克兰已经占了五分之一的土地,但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惨重,士兵阵亡超过50万,经济受到制裁,靠能源出口和对亚洲的贸易维持生计。西方情报指出,普京认为拖得越久越有利,能耗光乌克兰和西方的耐心,但实际上俄军推进得很慢,靠消耗战来磨。九月时,俄罗斯明确说,要签和平协议,就得让乌克兰割出克里米亚和部分顿涅茨克地区,否则别想谈。这一切暴露出,普京的野心不仅仅是乌克兰,还想重新塑造东欧的格局。
作为邻近邻居,咱们得睁大眼睛盯紧这事儿。俄罗斯的动静,对中国来说,真不是啥好消息。先说一带一路,乌克兰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要冲,战火一起来,咱们的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就可能泡汤。运输路线堵住了,货物难以顺畅流通,成本也随之飙升。再看中亚那边,俄罗斯伸长了手,跟咱们争夺影响力,一带一路修的路、建的厂,别白扔了。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经济安全紧紧绑在一块儿,像哈萨克斯坦啥的嘴上说保持中立,可实际上,能源都离不开俄,靠着俄的能源供给过日子。到2025年6月,中俄还公开秀了个伙伴关系,但情报泄密显示,双方其实没那么铁,咱们觉得俄罗斯在乌克兰陷得太深,经济进展也被拖后腿。十月,乌克兰的情报还透露,中方给俄罗斯提供了导弹信息,搞得西方警觉起来,猜测中国也卷进了这场暗影战。
彭博报道揭示了中国加入俄罗斯对欧洲的混合战,给欧洲施加压力,惩罚他们支持乌克兰。欧洲的能源受制于人,根本不敢轻易反击。到2025年9月,中国智库发布了一份报告,提醒俄罗斯打仗时间长了,中国得小心,避免被制裁牵连,政策上也得提前谋划应对之策。俄罗斯试图利用一带一路的势头,在欧亚地区撑个场子,可一旦战事升级,欧洲就会紧抱美国的大腿,北约的东扩也更虎了,对中国在亚太区域的压力更大。中国本想稳妥应对美国,这样一折腾,反倒添了不少乱。局势不稳,冲突频传,中国的海外投资和人员安全也变得更加悬。
俄罗斯的那些手法要是别人模仿,整得乱七八糟的风险挺大。中国得稳住,不轻易插手别国内事儿,多跟俄罗斯谈谈边界问题,别让误会扩大成大事。在经济方面,一带一路还在推进,要加强跟中亚和欧洲的合作,把牌打好。必要的时候,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得跟上,不能让他太肆意。在军事方面,要拉拢周边国家,筑起安全防线,自己军力必须增强,关键时刻扛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