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防空网被撕碎!歼-20静默突防+东风-17末端打击,美军推演:台军撑不过72小时

美军26次推演揭示西太防御态势:歼-20隐身突防,东风-17精准打击成关键

最近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一份新报告引发关注,这份名为《台湾封锁灯光熄灭》的推演报告,通过26次模拟场景还原了西太地区可能的军事对抗态势。其中,解放军两款明星装备的表现成为焦点,也让外界重新认识了区域防御体系的实际状态。

歼-20:看不见的“空中手术刀”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机,歼-20的全向隐身技术已经过实战化检验。此前歼-20飞越对马海峡时,日韩部署的F-35战机和反隐身雷达系统压根没察觉,这背后是其隐身涂层的技术突破——整合了碳纳米管与超材料的复合涂料,能吸收从X波到微波的多频段电磁波,相当于给战机穿上了“隐形衣”。

更关键的是它的“静默突防”能力。新款歼-20换装了碳化硅材料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半径接近1000公里,比不少预警机看得还远,而且能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靠光电瞄准系统锁定目标。在美军推演中,歼-20正是凭借这一优势,第一时间摧毁对方防空雷达和指挥中心,直接撕开了防空网的关键节点。

东风-17:无法拦截的“精准打击利器”

如果说歼-20是“开门钥匙”,那东风-17就是后续的“破门锤”。这款高超音速导弹最特别的是乘波体弹头,飞行时能像“打水漂”一样在大气层边缘滑翔,最高速度超过10马赫,还能随时调整方向,现有反导系统根本跟不上它的轨迹。

2017年的试射中,东风-17飞行1400公里后精准命中靶心,误差只有几米。在美军2023年的推演中,东风-17的打击更是立竿见影——对方舰艇刚进入菲律宾海,就被导弹锁定,几乎没有反应时间,航母和驱逐舰的损失率高达30%。这种“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让它成为打击关键目标的核心力量。

推演中的防御困境:体系短板暴露无遗

多次推演都指向一个共同结果:区域防空体系在协同打击下显得十分脆弱。美军2023年的《下一场战争的第一场战役》报告显示,台军空军在冲突第一天就基本瘫痪,海军更是全军覆没,补给线很快被切断。

这并非装备数量不足,而是体系衔接出了问题。当歼-20压制住预警雷达后,东风-17的高超音速打击就能精准摧毁防空导弹阵地,整个防御链条很快就会断裂。美国太平洋陆军副司令沃威尔中将也曾坦言,这种高强度对抗下,现有防御体系的漏洞很难弥补。

美方的清醒认知:代价远超预期

连续50次推演后,美军高层逐渐认清现实。沃威尔中将公开表示,一旦介入冲突,美军一周的伤亡可能就超过过去20年中东战争的总和,达到21000人以上,航母、战机的损失更是难以承受。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的最新推演加入了“封锁场景”,即便不发生直接登陆,光是海空对峙就让美军伤亡上万。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正是歼-20和东风-17构建的“突防-打击”链条,让区域力量平衡发生了实质变化。

说到底,这些推演数据更像是一种警示:现代战争早已是体系对抗,而技术优势往往能决定战场走向。和平稳定才是区域发展的根本,这一点在所有推演结论中都得到了间接印证。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