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立冬大雪封门,下午立冬单衣过冬”,今年立冬上午还是下午

导语:“上午立冬大雪封门,下午立冬单衣过冬”,今年立冬是在上午还是下午呢?

立冬不仅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9个,还是古代社会“四时八节”之一,也算是个传统日子。

立冬节气的交节时间通常是在每年的公历11月7号到8号之间,具体是太阳运行到黄经225°那一瞬间。

按照老祖宗的观测,立冬过后,白天会越来越短,中午的太阳也没那么高了,天气会明显转冷。所以,从古时候开始,民间就把立冬当成冬天的开始,是冬季的里的第一个节气。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的解释是:“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意思是,“立”是“开始”的意思,“冬”有“结束、收藏”的含义,意味着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该好好储存起来,准备过冬了。

每次分享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时候,总是有些人对老祖宗留下的经验结晶嗤之以鼻,也会有人说“天气是老天定的,节气有啥用”。

其实古人费尽心思地去测定节气,可不是没事找事干,要知道测定一个节气大概在哪一天,是需要几代人的共同的努力才行。

要知道,古代是农耕社会,日常生活和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种地,但种地要靠天吃饭,对天气的状况比较依赖。而那个时候,又没有我们现代这样的日历、天气预报和农事指导。

因此,古人就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从此就有了“农耕时代的时间坐标”,人们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动,不误农时。

例如,古人在每两个“冬至日”之间规划全年农时,从播种到收获再到冬藏,每个节气都对应着明确的农事节点,绝不能耽误。

像“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就是提醒农人,谷雨时节到了,气温回升、降水适宜,到了该下种的好时候了,不要错过最佳播种期。

还有“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是提醒农人,到了夏至前后,要赶紧给棉田除草,不然杂草会抢养分,造成减产。

还有农谚说“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是提醒农人,时节到了处暑,有些作物就要成熟了,要提前修仓,为储粮做准备。

另外,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是气候变化的关键节点,古人会通过节气当天的天气预判后续趋势,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是古代防灾备灾的重要参考。

例如,像民谚“立夏不下,旱到麦罢”,就是提醒农人,如果立夏节气当天不下雨的话,可能预示着后续会出现干旱的情况,甚至可能持续到小麦收割的时候,要提前做好抗旱的准备。

还有民谚说“霜降见霜,米谷满仓”,意思是提醒农人,如果霜降时节看到霜了,说明时节和气候都准时到来了,往往是丰收的预兆。

还有 “立春晴,雨水匀”,也是提醒农人,如果立春当天是个晴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后续降雨可能会比较均匀,有利于作物返青生长和早春作物播种。

再有,古人还会依据节气,还吃什么、该做什么,让生活有章可循。

比如,民谚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提醒人们,白露后后要及时添衣,避免着凉。

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是南北各地流传的节气饮食习俗;

还有“春分吃春菜,四季保平安”的说法,是提醒人们要顺应时节来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对古人来说,二十四节气既是精准的“农事历法”,能够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也是实用的“生活指南”,规范人们衣食住行;更是靠谱的“天气参考”,帮助农人趋利避害。

2025年11月7日就是立冬节气的交节时间了,在民间有“上午立冬大雪封门,下午立冬单衣过冬”的讲法,什么意思?今年的立冬是在上午还是下午呢?下面具体来看!

首先,我们搞懂一个概念,就是节气交节不是一整天,而是一个精确到分秒的具体时间点,是太阳到达黄经特定度数的瞬间。例如,立冬的交节时间就是太阳位置到达黄经225°那一瞬间。

这样一来,每年的立冬交节时间就不同了,有的年份会出现在上午,有的年份会出现在下午,有的年份会出现在夜里。

如果,当年的立冬节气的交节时间出现在上午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上午立冬大雪封门”的说法,可能预示着当年的冬天里,不仅降雪会比较频繁,还可能会非常寒冷。

相反,如果当年立冬节气的交节时间出现在下午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下午立冬单衣过冬”的讲法,不是说冬天就不冷了,而是预示着当年的冬天可能相对暖和一些。

那么,2025年立冬是在上午还是下午呢?

2025年立冬的交节时间是2025年11月7日12点03分48秒,农历2025年九月十八,星期五。

因此,2025年是下午立冬(中午12点以后)。那么,今年冬天的冷暖,我们对照上面的农谚,再结合当地的天气预报,就能进行综合判断了!

那么,你认为今年的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