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押出机简单操作核心是 “准备 - 控温 - 调速 - 试产 - 运行 - 收尾”,关键把控加热温度、挤出速度与牵引速度的匹配,确保线缆绝缘层 / 护套层均匀、光滑。
一、操作前准备
设备检查:确认电源、冷却水路(或风路)连接正常,螺杆、机筒、机头模具无异物残留,牵引轮、收线盘、张力控制器等部件固定牢固,安全防护罩到位。
材料准备:将待押出导体(铜线、铝线等)固定在放线架,确保导体无弯曲、氧化;按线缆规格准备塑料粒子(如 PVC、PE),提前干燥(吸湿性塑料需烘干),避免粒子潮湿导致挤出层起泡。
环境整理:清理设备周边杂物,保证操作通道通畅,检查冷却系统(如水槽)水位正常,通风良好。
二、核心参数调试
设定加热温度:根据塑料材质设定机筒、机头、模具的各区加热温度(如 PVC 通常 140-180℃,PE 通常 160-200℃),启动加热并等待温度稳定(需保温 10-20 分钟,确保整机温度均匀)。
设定速度参数:先设定较低的螺杆转速(挤出速度)和牵引速度,两者比例按 “牵引速度略高于挤出速度” 调整,防止导体拉伸或塑料堆积。
穿线与试产:将导体穿过牵引轮、机头模具,固定在收线盘;温度稳定后启动螺杆,少量挤出塑料,观察熔体状态(无焦粒、无气泡为合格),再进行短距离试押。
试产调整:观察试押线缆的绝缘 / 护套层,若厚度不均调模具或牵引速度,若表面粗糙调温度或螺杆转速,直至符合规格要求。
三、正式运行
逐步升速:试产合格后,缓慢提高螺杆转速和牵引速度,保持两者同步匹配,避免速度突变导致挤出层缺陷。
实时监控:重点观察三点,一是塑料熔体状态(无异常颜色、无杂质),二是线缆表面(光滑无褶皱、厚度均匀),三是设备运行(无异常噪音、温度稳定)。
异常处理:发现焦粒、气泡、厚度偏差等问题,立即降速或停机调整,禁止在高速运行时直接触碰高温模具或熔体。
四、停机与收尾
正常停机:先关闭加热系统,保持螺杆低速运转,直至机筒内塑料基本挤出;再关闭螺杆和牵引电机,待设备冷却后切断总电源、水源。
模具清理:趁热清理机头、模具上的残留塑料(用专用工具),避免塑料冷却固化后难以清理。
成品与材料整理:将押出完成的线缆有序收卷、标识;剩余塑料粒子密封存放,清理设备表面粉尘和碎屑。
#高速押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