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薇,我才是你的亲生父亲!"
林建国激动地抓住女儿的手臂。
"你还有脸说!"张志强冲上前,"她上北大的学费是谁卖地供的!"
"血缘关系改变不了!你不过是个外人!"林建国怒吼。
"外人?"张志强气得浑身发抖。
林雨薇站在两个男人中间,脸色惨白。一边是亲生父亲,一边是养父。
"够了!"她声嘶力竭地喊道。
两个男人同时停下,目光炽热地盯着她。雨薇深深闭上眼睛,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注定会伤害到其中一个人。
1995年春天,三岁的林雨薇还不懂什么叫"抛弃"。
她只知道原本每天抱她转圈圈的那个高大男人,突然从家里消失了,再也没有回来过。
每当夜里醒来,她还会睁着大眼睛四处张望,嘴里喃喃地叫着"爸爸",但回应她的只有母亲的啜泣声。
林建国走得很匆忙。他在县城开了个小商店,生意本来还算不错,但因为贪图便宜进了一批假烟假酒,被工商局查封,不仅店铺没了,还欠下了十五万的巨债。
债主天天上门催债,有人甚至扬言要砸断他的腿。
那些日子里,林建国每天提心吊胆,连觉都睡不安稳。
"秀芳,我实在扛不住了,这些人不是开玩笑的。你带着雨薇先过吧,等我在外面挣到钱,一定回来接你们。"
这是林建国收拾行李时留给妻子王秀芳的最后一句话。他的眼中满含泪水,但更多的是恐惧和绝望。
但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王秀芳抱着三岁的女儿,在门口从天黑等到天亮,手里紧紧攥着丈夫留下的那张皱巴巴的纸条。
直到邻居大婶过来劝她进屋,她才明白丈夫真的不会回来了。那一刻,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
从那天起,王秀芳一个人带着雨薇艰难度日。
她在县城纺织厂上班,每月工资只有四百二十块钱,除去房租一百五十元,剩下的钱要买米买菜,还要给雨薇买衣服,生活费勉强够母女俩糊口。
每到月底,王秀芳总是要掰着手指头算账,看看钱够不够撑到发工资。
小雨薇从小就懂事得让人心疼。别的孩子哭着要买玩具,她从不开口;别的孩子挑食不吃饭,她总是把碗舔得干干净净,连一粒米都不剩。
看到妈妈愁眉苦脸地算账,她还会用小手帮忙数钱。
每天放学后,她就乖乖坐在纺织厂门口的小马扎上等妈妈下班,小手托着下巴,眼巴巴地望着厂门口,有时一等就是三四个小时,从不喊累也不乱跑。
"雨薇,阿姨给你买个冰棍吧,天这么热。"厂里的工人们都心疼这个安静乖巧的小女孩,看她热得小脸通红,汗珠一颗颗往下滴。
"谢谢阿姨,我不热。"雨薇总是摇摇头,用小手擦擦汗,依然乖乖坐着,懂事得让人想掉眼泪。
她知道妈妈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买冰棍,所以从来不给妈妈添麻烦。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雨薇七岁那年秋天。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雨薇像往常一样坐在纺织厂门口等妈妈下班。但这次不同的是,她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小身体一阵阵发抖。
等工人们发现时,她已经烧得迷迷糊糊,小脸烧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叫着"妈妈"。
大家手忙脚乱地把她送到医院,王秀芳从厂里急匆匆赶来,看到女儿奄奄一息的样子,吓得魂飞魄散。
医生检查后说需要马上打点滴退烧,光是药费就要三百多块钱。
但王秀芳翻遍了所有口袋,身上只有六十三块钱,那还是准备明天买米的钱。
"大夫,求求您先给孩子看病,钱我一定想办法。"
王秀芳跪在地上哀求,泪水如雨下,"这是我唯一的女儿,求求您救救她!"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一个穿着朴素、满身泥土的男人出现在急诊室门口。
他听到哭声,看到这种情况,二话不说就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那是一叠皱巴巴的票子,有十块的、二十的、还有几张五块的,整整四百块,全部交给了医生。
"大兄弟,这钱我一定还给你!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还!"王秀芳握着男人粗糙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
"别这么说,救孩子要紧。孩子没事比什么都重要。"
男人憨厚地笑笑,声音很温和,"我叫张志强,住隔壁村,刚好路过这里。"
从那以后,张志强经常来看望她们母女。
他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和刚下的鸡蛋。每次来都说是家里种得太多了,吃不完放坏了可惜。
但王秀芳心里清楚,这个心地善良的老实人是在照顾她们,那些菜都是最好最新鲜的。
张志强比王秀芳大五岁,今年三十二岁了还是光棍一人。
村里人都说他老实得有些木讷,不会说甜言蜜语哄女孩子开心,所以一直没找到媒人。他在农村有十二亩地,虽说不富裕,但勤劳肯干,日子过得踏实安稳。
更重要的是,他对小雨薇是发自内心的好,每次来都会给她带小零食,还会耐心地陪她玩游戏。
半年后的一个春夜,张志强终于鼓起勇气,红着脸向王秀芳提出了那个深埋在心里很久的请求:"秀芳,我知道你一个女人带孩子不容易,这些日子我也看在眼里。
要不,咱们搭伙过日子吧?我保证对雨薇好,就像对亲闺女一样,不,比亲闺女还要好。"
王秀芳听了,心里五味杂陈,犹豫了很久。
她担心张志强只是一时的同情心,等新鲜感过去了,就会嫌弃雨薇不是他亲生的,到时候孩子受委屈怎么办?
"张哥,雨薇她不是你的亲生女儿,将来万一..."
"雨薇是个好孩子,聪明懂事,我打心眼里喜欢她,比亲生的还要亲。"
张志强打断了她的话,眼神格外认真坚定,"我要是娶了你,她就是我张志强的宝贝女儿!我张志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说话算数,一口唾沫一个钉。
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1996年春天,在村里人的见证下,王秀芳和张志强领了结婚证。雨薇有了一个新爸爸。
刚开始,雨薇对这个突然出现在家里的陌生男人还有些戒备。
她会偷偷观察张志强的一举一动,吃饭时也不敢大声说话,总是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
但张志强的真心和耐心很快就打动了这个敏感的小女孩。
他每天早上都会蹲在雨薇面前,笨手笨脚地给她梳辫子。
那双粗糙的大手在雨薇细软的头发间穿梭,虽然手法笨拙,经常梳得歪歪扭扭,有时还会不小心扯疼她,但他总是一遍遍地重新来,直到梳得整整齐齐才满意。
"闺女,疼不疼?爸爸手笨,你忍着点。"
他总是这样温柔地说着,眼中满是歉意和疼爱。
晚上睡觉前,张志强还会坐在雨薇的小床边给她讲故事。
虽然他肚子里的故事不多,文化水平也不高,总是那几个从老人那里听来的民间传说——白蛇传、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但他讲得绘声绘色,还会做各种手势来配合情节。
雨薇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还会提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张志强也会认真地一一解答。
"张爸爸,你真的会一直对我好吗?不会像我亲爸爸那样突然就不要我了吗?"
一天晚上,雨薇怯生生地问,小眼睛里闪着不安和渴望。
"傻丫头,你是爸爸的心肝宝贝,爸爸怎么会不要你?"
张志强轻轻摸着雨薇的小脑袋,声音温柔得像春风,"爸爸这辈子都会保护你,疼爱你,直到爸爸老得走不动路为止。"
从那一刻起,雨薇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防备。
她开始叫他"爸爸",再也不加"张"字。
每次听到这个称呼,张志强都会激动得眼睛发亮,整个人都神采奕奕,逢人就骄傲地说:"我闺女可聪明了!这孩子有出息!"
张志强对雨薇的好,远远超出了一般继父的程度,甚至比很多亲生父亲还要用心。雨薇上小学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三名。
每次开家长会,张志强都会提前一天把那套结婚时买的西装拿出来,仔细地熨烫平整,皮鞋也擦得锃亮。
他会提前半小时到学校,找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拿出一个小本本,认真地记录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张师傅,你家雨薇真是聪明,次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这孩子脑子好使,将来一定能考上好大学!"老师经常当着所有家长的面夸奖雨薇。
张志强听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
回到家就激动地跟王秀芳炫耀:"老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夸咱雨薇聪明,说将来能上大学!咱们得好好供她,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为了给雨薇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张志强毫不犹豫地把家里唯一一间向阳、光线最好的房间让给她做书房,自己和王秀芳挤在阴面潮湿的小屋里。
他还咬咬牙花了六百块钱,那可是他整整两个月的收入,给雨薇买了一张崭新的学习桌和配套的椅子。
"爸,这桌子太贵了,我用家里那张旧桌子就行,能写字就够了。"
雨薇看到价格标签时心疼地说,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家里着想。
"我闺女这么聪明,这么有出息,当然要用最好的桌子学习!"
张志强坚定地拍着那张新桌子说道,眼中闪着坚毅的光芒,"爸爸多干点活,多出点力气就有钱了。你只管安心读书,其他的事都不用操心!"
为了多挣钱供雨薇读书,张志强开始没日没夜地干活。除了种自家的十二亩地,他还给村里人盖房子、修水渠,什么重活累活都接。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透了才回家,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王秀芳心疼得直掉眼泪:"志强,你这样拼命,身体受得了吗?"
"没事,我身体结实着呢!"张志强拍拍胸脯,"为了雨薇的前程,再累我也愿意!"
雨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能早点长大,减轻爸爸的负担。
雨薇读四年级时,学校要收一笔课外辅导费,一学期三百块钱。对这个家庭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
"爸,辅导班太贵了,我不想上了。"雨薇懂事地说。
"不行!"张志强态度坚决,"别人家孩子能上,我闺女也不能落后。再贵也得上!"
为了凑齐这三百块钱,张志强把家里养的两只羊给卖了。那两只羊本来是准备过年杀了改善生活的,但为了雨薇的学习,他毫不犹豫地卖掉了。
"志强,你对雨薇比对亲闺女还亲。"村里人都这么说。
"她就是我亲闺女!"张志强每次都这样回答,语气里满是骄傲。
时光飞逝,雨薇很快就上了初中。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人也长得越来越漂亮,是全校有名的才女。
初二那年,雨薇参加全县数学竞赛,获得了第一名。消息传回村里,张志强激动得一夜没睡。
"咱家雨薇得了全县第一!"他逢人就说,脸上的骄傲掩都掩不住。
但是,荣誉的背后是更大的经济压力。为了让雨薇接受更好的教育,张志强决定送她去县里最好的初中读书。
那所学校是私立的,每年学费要八千块钱,还不包括住宿费和生活费。算下来,一年至少需要一万二千元。
"爸,学费太贵了,我就在村里上学吧。"雨薇不忍心看到爸爸为难。
"不行!"张志强斩钉截铁地说,"你这么优秀,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钱的事你不用操心,爸爸想办法!"
为了筹集学费,张志强开始四处奔波。他找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能借的钱都借了,但还差三千块。
最后,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掉家里的两亩地。
"志强,地是咱们的根,卖了以后靠什么生活?"王秀芳心疼地哭了。
"地没了可以想办法,但雨薇的前程耽误了就再也没机会了!"张志强咬着牙说,"我相信咱闺女,她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那两亩地卖了五千块钱,加上借来的钱,总算凑够了雨薇的学费。
06
在县城最好的初中里,雨薇如鱼得水。她不仅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年级第一,还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屡获大奖。
每个周末,张志强都会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县城看她。五十多公里的山路,他要骑三个多小时,风雨无阻。
"爸,您别总来了,路太远,太辛苦了。"雨薇心疼地说。
"不辛苦,能看到我闺女,再远我也不觉得累。"张志强笑着说,但雨薇看到,他的手因为长期握车把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初三那年,雨薇参加了全省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奖项让她直接获得了省重点高中的保送资格。
"爸爸,我被省重点高中保送了!"雨薇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张志强这个好消息。
张志强听了,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他握着电话,眼泪直流:"我闺女...我闺女要上省重点了!"
消息传开后,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大家纷纷来祝贺,张志强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说:"我闺女被省重点保送了!咱村还从来没出过这样的人才呢!"
但是,上省重点高中的费用更高。学校在省城,距离家里两百多公里,光是住宿费和生活费,每年就要一万多块钱。
家里的地已经卖了一部分,借的钱也要还,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张志强开始更加拼命地干活,甚至到建筑工地上当小工,每天挣四十块钱。
2001年9月,雨薇正式进入省重点高中。送她去省城的那天,张志强穿着那套已经洗得发白的西装,提着一个旧行李箱,和女儿一起踏上了开往省城的长途汽车。
在省重点高中,雨薇依然表现出色。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担任了班长和学生会干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但是,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张志强更加艰辛的付出。为了供雨薇上学,他几乎承包了村里所有的重活。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工,一年到头没有休息的时候。
有一次,张志强在工地上干活时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右臂骨折了。但他怕雨薇担心,硬是瞒着没有告诉她。
"志强,要不告诉雨薇吧,让她知道家里的情况。"王秀芳心疼地说。
"不行,绝对不能让雨薇知道!"
张志强坚决地说,"她在省城学习已经够辛苦的了,不能再让她分心。我这点伤算不了什么,很快就好了。"
高二那年,雨薇再次获得了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一等奖。这个成绩直接让她获得了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
"爸爸,我被北大保送了!"雨薇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张志强。
张志强听了,整个人都愣住了。过了好半天,他才颤抖着声音说:"北大...我闺女要上北大了!"
消息传开后,不仅整个村子沸腾了,连县里都震动了。村支书亲自来祝贺,县教育局也派人来了解情况。
"张师傅,你真是功德无量啊!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
县教育局的领导感慨地说。
但是,上北京大学的费用更加高昂。除了学费,还有生活费、住宿费等各种开销,每年至少需要两万五千元。
家里的积蓄早就用光了,还欠着一堆债。张志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爸,要不我放弃保送,参加高考试试别的学校吧。"雨薇不忍心看到爸爸为难。
"不行!"张志强再次坚决地反对,"
北大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你有这个机会,绝对不能放弃!爸爸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北大!"
为了凑齐学费,张志强做了一个更大的决定——卖掉剩下的十亩地,再把房子也卖了。
"志强,房子卖了我们住哪里?"王秀芳哭着问。
"先租房住,等雨薇毕业工作了,我们再想办法。"张志强咬着牙说,"为了雨薇的前程,这些都是值得的!"
地和房子总共卖了八万块钱,加上之前的一点积蓄,总算够雨薇上大学的费用了。
2003年9月,雨薇正式成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北京大学的四年,雨薇如鱼得水。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人脉关系。
实际上,为了供雨薇上大学,张志强和王秀芳的生活过得异常艰苦。
他们租住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每月房租四百块钱。张志强除了种别人家的地,还给人修房子、搬砖、做小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干。
2007年6月,雨薇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一家知名的外资企业录用,月薪一万二千元。
雨薇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短短两年时间,她就升任了部门经理,月薪涨到了两万五千元。
有了经济能力后,雨薇开始定期给家里寄钱。每个月都会给张志强和王秀芳寄三千块钱,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工作的第三年,雨薇遇到了现在的丈夫李明。两人恋爱一年后就结婚了。
婚后的雨薇生活得很幸福。
短短几年时间,雨薇就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变成了成功的女企业家。她的公司越做越大,年收入达到了数百万元。
有了钱以后,雨薇更加孝顺张志强和王秀芳。她出钱在县城给父母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新房子,还装修得很漂亮。
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这份平静。
2018年的一个秋日,雨薇正在公司开会,突然接到了一个让她震惊的电话。
"请问是林雨薇吗?我是你爸爸林建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雨薇整个人都愣住了。她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了。
"我现在在县城,想见见你。"林建国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知道这些年我对不起你和你妈妈,但我现在真的很想见见你。"
经过几天的犹豫,雨薇最终还是决定回去见林建国一面。
回到县城后,雨薇在一家咖啡厅里见到了林建国。二十三年过去了,这个曾经高大威猛的男人已经变得苍老憔悴。
"雨薇,这些年我一直在外地打工,日子过得很苦,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过你。"林建国说道,"听说你现在很成功,在北京开公司,爸爸真为你骄傲。"
"我的成功和你没有任何关系。"雨薇直接地说,"这些年供我上学、照顾我长大的是张志强,不是你。"
林建国听了,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雨薇,不管怎么说,我都是你的亲生父亲。血浓于水,这个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两人的谈话并不愉快,最终不欢而散。
但是,林建国并没有放弃。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经常给雨薇打电话,发短信,试图修复父女关系。
春节过后,林建国开始频繁联系雨薇,不再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开始提出各种要求。
"雨薇,爸爸现在身体不好,工作也不稳定,生活很困难。"林建国在电话里说,"你现在这么成功,能不能帮帮爸爸?"
刚开始,雨薇只是每个月给他寄两千块钱生活费。但林建国的胃口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过分。
"雨薇,你看你现在这么有钱,能不能给爸爸买套房子?"林建国说。
"房子太贵了,我暂时买不起。"雨薇推脱道。
"你不是开公司的吗?怎么会买不起房子?"林建国的语气开始变得不善,"我可是你的亲生父亲,你不能光顾着外人,不管我这个亲爸爸吧?"
2020年下半年,林建国的要求越来越过分。他不仅要求雨薇给他买房子,还提出了各种无理要求。
"雨薇,你可要想清楚了。"林建国的声音变得阴冷,"我是你的亲生父亲,如果你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孝顺,传出去你的名声还要不要?"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雨薇知道,在传统观念里,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她不孝顺亲生父亲的事情传出去,对她的事业和声誉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面对巨大的压力,雨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她一边是那个为她付出一切的张志强,一边是威胁她的亲生父亲林建国。
血缘关系和养育之恩,到底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开始让雨薇夜不能寐。
2022年春天,经过长时间的内心挣扎,雨薇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她答应了林建国的部分要求,但同时也要对张志强有所表示。这个决定让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能满足社会对"孝顺亲生父亲"的期待,也能对张志强的养育之恩有所回报。
那天,雨薇特意从北京回来,要当面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两个父亲。
她先去找了林建国,两人谈了很久。林建国听了她的决定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雨薇,这才对,你终于想明白了。血浓于水,这个道理你应该早就懂。"
接着,雨薇又去找了张志强。她站在这个佝偻的老人面前,心情复杂得难以形容。
"爸,这些年您辛苦了。"雨薇说道,"我知道您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心里都记着。"
张志强抬起头看着她,眼中满是期待:"雨薇,你是要..."
"我有件事要告诉您。"雨薇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从包里掏出了一样东西。
当张志强看到雨薇手里拿着的东西时,整个人瞬间僵住了,脸色变得惨白如纸,浑浊的眼睛里涌出了泪水,嘴唇剧烈地颤抖着,就像整个世界都在他眼前坍塌了一样...
张志强看到的,是一张皱巴巴的五百元钞票。
而就在几个小时前,雨薇刚刚给林建国交了一套价值三百万元豪华别墅的钥匙。
这就是雨薇找到的"平衡点"——给亲生父亲买三百万的别墅,给养父五百块钱现金。
"雨薇..."张志强的声音颤抖着,"我...我不是为了钱才对你好的。"
"我知道,爸爸。"雨薇的眼中也含着泪水,但她的声音很坚决,"但是我现在只能这样做。"
"为什么?"张志强不理解,"我哪里做错了吗?"
雨薇停顿了很久,最终还是说出了那句让张志强心碎的话:"因为他是我的亲生父亲,而你不是。"
事情的真相远比表面看起来的更加复杂和残酷。
三个月前,林建国不仅要求雨薇给他买别墅,还威胁要将她的"不孝"行为曝光给媒体。
"雨薇,你要想清楚了。"
林建国在电话里阴冷地说,"我已经联系了几家媒体,他们对'北大才女不孝顺亲生父亲'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如果你不答应我的要求,明天就能看到相关报道。"
雨薇知道林建国不是在开玩笑。
现在的网络时代,任何负面新闻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一旦"北大才女不孝顺亲生父亲"的消息传开,不仅会影响她的事业,还会让她在道德上陷入被动。
更重要的是,她的丈夫李明也开始受到影响。李明的家庭很传统,非常重视孝道。
"雨薇,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多照顾一下你的亲生父亲。"李明有一次小心翼翼地说,"毕竟血浓于水,而且他现在生活确实困难。"
连自己最亲近的丈夫都这样说,雨薇感到更加孤立无援。
最终让雨薇彻底屈服的,是林建国的一次极端行为。2021年底,林建国真的跑到了雨薇的公司楼下,举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北大才女雨薇不孝顺亲生父亲!"
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轰动。网络上的评论一边倒地批评雨薇,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铺天盖地的压力,雨薇终于彻底崩溃了。她给林建国打电话,哭着说:"我答应你的要求,你别再闹了。"
决定给林建国买别墅后,雨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面对张志强。
她知道这样做对张志强不公平,但她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在传统观念和社会压力面前,血缘关系确实占据着更重要的地位。
为了减轻内心的愧疚感,雨薇想过给张志强也买一套房子,但林建国坚决反对。
"雨薇,你要搞清楚主次。"
林建国说,"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他只是个外人。你可以适当照顾他,但不能让他的待遇比我还好。"
"他养了我二十多年!"雨薇据理力争。
"那又怎么样?"林建国冷冷地说,"养恩再大,也大不过生恩。没有我,哪来的你?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在林建国的坚持下,雨薇只能给张志强一笔现金作为"补偿"。但这笔钱不能太多,否则林建国会不满意。
最终,她选择了五百元这个数字。在她看来,这已经是她能给出的最大限度了。
但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五百元会对张志强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
听到雨薇说出"因为他是我的亲生父亲,而你不是"这句话,张志强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差点跌倒。
他辛辛苦苦养育了雨薇二十多年,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般疼爱,卖地卖房供她上大学,从来没有后悔过。但到头来,在雨薇心里,他始终是个外人。
"我明白了。"张志强点点头,眼中的光芒彻底熄灭了,"我明白了。"
他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拿着那五百元钱转身离开了。
从那以后,张志强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给雨薇打电话,也不再关心她的生活。每天除了捡废品维持生计,就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呆。
王秀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志强,你别这样。雨薇她也是没办法。"
"没办法?"张志强苦笑道,"她有钱给那个抛弃她的人买三百万的别墅,却只给我五百块钱,这叫没办法?"
更让张志强痛苦的是,林建国得到别墅后,开始在县城里到处炫耀。
"看到没有,这就是我女儿给我买的别墅!三百万啊!"林建国逢人就说,"我女儿可孝顺了,知道报答亲生父亲。"
这些话传到张志强耳朵里,让他更加痛苦。他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是否值得,也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
有一天,村里的老王找到张志强:"志强,你真是太傻了。你为雨薇付出了这么多,她却这样对你。要我说,你就不应该管她。"
"不行。"张志强摇摇头,"不管怎么说,她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她现在这样做,肯定有她的苦衷。"
"什么苦衷?还不是觉得你不是她亲爸爸?"老王愤愤不平地说。
张志强没有说话,但心里更加难受了。
时间过了半年,雨薇再也没有主动联系过张志强。偶尔王秀芳给她打电话,她也是敷衍几句就挂了。
张志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那张五百元钞票就像一道鸿沟,将他们彻底分开了。
有一次,王秀芳忍不住给雨薇打电话:"雨薇,你爸爸最近身体不好,你有时间回来看看吧。"
"我最近很忙,暂时回不去。"雨薇的声音很冷淡,"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
"雨薇,你爸爸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样对他。"王秀芳哭着说。
"我知道,但是我现在真的没时间。"雨薇说完就挂了电话。
听到这样的对话,张志强更加心灰意冷了。
2022年底,张志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年的劳累和心理创伤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了许多。
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林建国。林建国穿着名牌衣服,开着新车,看起来意气风发。
"老张!"林建国摇下车窗,得意地说,"看到了吗?这是我女儿给我买的新车!五十万呢!"
张志强看了一眼,没有说话,转身就走。
"哎,老张!"林建国叫住他,"你也别难过了。雨薇还是认你这个继父的,不是给了你五百块钱吗?虽然不多,但也是她的一份心意不是?"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插进了张志强的心里。他拳头紧握,但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走开了。
现在的张志强依然每天出去捡废品,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打发时间。每天晚上回到家,他都会拿出那张五百元钞票看一看,然后默默地流泪。
有人问他:"张志强,你后悔吗?后悔收养雨薇,后悔为她付出这么多?"
张志强总是摇摇头:"不后悔。她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虽然她现在不认我了,但我永远都是她的爸爸。"
也有人问:"那你恨她吗?"
张志强还是摇摇头:"我不恨她。她能有今天的成就,我高兴。至于其他的,我也理解。毕竟,血缘关系确实很重要。"
但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志强还是会想起雨薇小时候的样子:那个会乖乖等他下班的小女孩,那个会叫他"爸爸"的孩子,那个曾经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好好孝顺您"的女儿。
只是,那个孩子已经长大了,也变了。
而他,只剩下了一张五百元的钞票,和满心的回忆。
故事的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选择的结果:
林建国住进了价值三百万的豪华别墅,开着五十万的轿车,每个月还有一万块钱的生活费。他逢人就说自己有个孝顺的女儿,在县城里风光无限。
张志强依然住在租来的破房子里,每天捡废品维持生计,手里紧紧握着那张五百元钞票,那是雨薇给他的全部。
雨薇在北京继续着她的成功人生,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满。她用"孝顺亲生父亲"的名义维护了自己的社会形象,也用五百元钱安抚了自己的良心。
但是,在深夜独自一人的时候,她偶尔还是会想起小时候张志强为她梳头发的样子,想起他卖地卖房供她上学的情景,想起他每次听到她叫"爸爸"时眼中闪烁的光芒。
只是,这些回忆都被她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再也不敢拿出来面对。
因为她知道,她已经做出了选择。一个符合社会期待、符合传统观念、符合血缘关系的选择。
至于这个选择是否公平,是否正确,她不敢想,也不愿意想。
人们说,血浓于水。但谁又能说,这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不比血缘关系更浓呢?
可惜,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并不是所有的真心都会被珍惜。
张志强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关于付出与回报、真心与现实、血缘与恩情的故事。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