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出租揽客乱象,高温下拒载拼车频现,监管疏漏引吐槽

大冶北站,刚下高铁的蒋师傅拖着行李箱,一边揉着有点麻的手腕,一边眯着眼找车。他是老大冶人,嘴里还咕哝一句,“这破车站,我还真怕打不到车。”头顶八月的烈日,天那是真的热。路边等候区头一辆出租车冒着热气——“去碧桂园,多少钱?”

“20。”司机眼都没抬,左手还搓着方向盘套。“能不能便宜点?”蒋师傅说,“18最低,打表也差不了多少,要不你用表试试?”没啥回应,司机把手一翘,意思挺明显。

隔着不远,一小撮等车的旅客有的拎着大包小包,有的盯着手机划滴滴。“车到不过来,拼车又走不掉。”有个年轻人用耳机抱怨。出租车前一辆、后一辆都没啥诚意,都是“不打表、一口价”,要不就“叫滴滴,五六块。”

后来有姑娘冒冒失失赶紧钻上队尾那辆,司机直接“等人吧,要没人拼不开。”春哥,我朋友,他直接吐槽,“武汉都不这样,这咋搞的?”气得连方言都带出来了。

出租车驾驶座旁装着一个塑料壳,壳子里装本旧记账本“每晚清算”,每月哪天投诉多,师傅自己记,有些日子画圈。师傅说:“头几排车要是等一小时,那后面一溜全卡死,没人来投诉,差不多都这样了。”

这片儿的路窄、绕,一进出高架线就堵,有时候计价一打三公里十几分钟都走不出来。师傅说:“要不是拼车,车得亏死。”可后排一群嘴碎的说,“在上海上过学,哪儿有拼车还不打表的规矩?”

你别说,北站这几辆出租,连公交卡也刷不了,家里老太婆坐过一次直摇头:“还不如网约。”

市里本来七月立了招牌,说前头设了“出租车投诉点”,旁边一红牌子写着拒载、不按计价设备、拼车违规啥的都能投诉。记者好奇跑去看,冷冷清清,鸡毛没一个。投诉班头说,“都直接打12345,现场没人报。”

有意思的是,管理大队的刘斌——姓刘的总爱皱眉头,跟人唠嗑总说“重点区域咱盯得紧,违规照罚。”可师傅笑:“就出事那天管一下,过两天一切照旧。”这就怪事情怪在了这里,投诉点成了人情摆设,真出啥问题,顶多公告上一挂完事。

去年夏天,出租师傅之间传说哪个拼客被查了,实际一问,什么都没处罚,都是“协商拼车首单同意就行。”朝南的执法队员有次带配套执法仪,说技术设备其实坏了两月,没人修。

有个维修老王,专修这些出租。他念叨,“今年开始,车载计价器怪费电,老是跳闸,师傅们索性不用。”这茬你说外人不懂,老王在朋友圈发牢骚,说某车队主动让计价器坏两天,好省点心。八卦归八卦,也没人查。

车友群里时不时冒出图,说今天有人投诉拼车了,下场还是“电话半天没人管。”

有种糊涂账,外地游客明明能走十分钟的路,愣是花十五八块,大冶北站的声誉就跌下去了。

晚上一位姓钟的司机小酌后,摸着方向盘说:“还是那些老比亚迪皮实,燃气老捷达一走一喘气。只要别整天喊投诉,日子还能过。”

黄冈本地师傅有次吹嘘,“十年前开出租,乘客没那么多怨气。现在一半路上客转头上网叫个滴滴,计价器成了装饰。”

有时爱车师傅下车聊天,提起别的城市双燃气、手机支付、智能叫车,说起大冶北站还卡在老思路,大家也就笑笑,指望那投诉点能管事,谁信。

对了,最近城北一修车铺出事,一辆出租车因拼客纠纷蹭掉后门,司机自己修。邻居打趣,“投诉不如花钱修车快。”大冶北站的出租乱象,一地鸡毛,师傅和客人各有说不尽的话。

下午五点多,晚高峰,旅客还是散在高铁大道上招手,这站头的出租几乎没变样,只是投诉牌上的油漆有点掉了,没人擦。出租车的计价器上蒙薄灰,像是多年没人动过。你说是乱,还是大家已经习惯?

信源杂七杂八——一个是高铁出站师傅自己的牢骚,一个是投诉点咕噜的瘪盒子,还有修理铺老王过往朋友圈的八卦,再有车友群的碎片。

出租车管理这块,大冶北站还得靠天吃饭,管不住谁也没脾气。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