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9月3日那天,委内瑞拉国内竖起了一座中国抗战纪念碑,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亲自为它揭幕,还特意提到“中国赢了就是委内瑞拉赢了”,意思很明显。
在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活动中,他也提到过,“九三阅兵已经让全世界看清楚了,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
“果然是中国,真的好帅啊!”“这就是中国的实力。”两位韩国网友看完九三阅兵后,在评论区里发了这些话。
可以这么说,九三阅兵不仅唤起了国际社会共同的历史记忆,还更充分展现出了中国的实力,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
这事儿吧,既然中国现在差不多稳坐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的位置,十年内哪个国家可能成咱们最大的麻烦,还真不好说。要考虑到国际形势变化挺快的嘛,可能是某个欧美国家,也可能是区域性的小国。不过呀,台湾问题一直是个敏感点,未来要怎么整理,得看大局和双方的战略调整。弄不好,和平统一还是会在某个时间段内找到个合适的方式;也可能出现一些变数,但大方向还是希望通过对话解决,毕竟稳定才是硬道理。
1.有一国对我们威胁很大
总结说吧,未来十年里中国最大的威胁还不是美国。因为在抗美援朝那会儿,他们的钢铁跟不上我们“最可爱的人”的钢铁意志,而现在,不仅我们拥有更新换代速度超快的国家级装备,还继承了一代又一代的钢铁精神。所以,拼硬底牌和整体实力的话,美国基本对我们构不成威胁。
那么,未来十年真正会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国家会是哪位呢?也许你会觉得答案有点出乎意料,因为这个国家就是印度。啧,估计不少人对它的印象都不怎么好,但也正是在这不太好的印象里,藏着一些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说实在的,印度这个国家挺有野心的,没实力的野心可能会被人叫做“白日做梦”,不过印度也果真用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不过,它的大国梦想还真不能小看。
大家都知道,2020年那会儿,印度推出了一个叫做“生产关联激励计划”的方案,意在替代中国制造业。这个目标很明确,想到2025年把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到25%,以此来减轻对中国的依赖。
结果嘛,2023年3月,这个“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宣告失败了。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也没涨反而跌了,从当年的15.4%掉到现在的14.3%。
这个时候,难免有人会好奇,经过将近五年的努力,印度制造业的比重反倒下降了,这样的国家真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吗?
众所周知,德国在2013年首次提出了“工业4.0”这个概念,紧接着,我们国家大约在2015年左右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而莫迪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提出,要打造“印度制造2025”。
不过,印度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跟中国完全不一样,他们主要是想通过忽悠中国企业到印度投资建厂。而实际上,到了2018年,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金额就已经飙升到惊人的32亿美元了。
正是因为中国企业的投资和建设,印度的制造业比重从2014年的15.1%提高到了2018年的17.4%。
那时候,印度就已经出现了“外企坟场”的苗头,买东西就只是预付资金,可到印度海关一过,就遇到各种刁难。就是说,对中国企业那套“空手套白狼”的把戏,他们没少玩。
其实,这种情形基本上是在中印关系还算不错的时候出现的。而到了2019年至2024年这段时间,中印关系变得特别紧张,不过中国公司被他们坑害的事儿也少了不少,印度国内的制造行业比例也有所降低。
直到近段时间,在特朗普高压关税的打压下,中印关系又重新逐渐缓和。挺巧的是,印度在8月底还提出了“印度工业5.0”的构想。
也就说喽,随着中印关系逐步缓和,国内企业想去印度投资的念头肯定会越来越强。不过,说实话,印度那坑骗外企的事儿,究竟会不会收敛点,还真不好说哈。要是他们能收点敛,少点坑外企的行为,那印度制造业的比例,说不定真又要往上升一波。
要是印度制造业有所进步,这事儿可能会让他们的野心和国际形势也跟着变动。毕竟,原本在印太战略里,印度的定位就是帮着美西方去中国化制造业的。
2.解决台湾问题的三个前提
两岸的统一一直都是咱们中国人心心念念的事,不过要彻底搞定台湾问题,还得满足三个必要的前提。
第一个条件就是得把岛内的人心稳住,把他们的心拉回来,所以我们一直强调以和平统一为主的原因,毕竟赢得战斗容易,可是2300万岛内民众的心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赖清德那帮当局搞的,比如大罢免或者改教科书,都是想用专制的手段控制人心,或者说是操控群众的思想。
第二点得注意的是,一旦真的打起来,会有哪些国家不再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加入到我们的解放行动当中。就是说,战争一旦爆发,这场解放战不仅仅是为了台湾,更是对老的国际体系、国际力量以及格局的一次冲击。
第三点嘛,主要就是钱和科技。像台积电啊,这家公司相当关键,虽然大部分已经在美国那边了,但咱们还是得拼命争取。再者,美西方会不会学俄罗斯那套,搞经济、金融上的制裁呢?
整体来看,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虽然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不少难题,但我们得变得更加强大,而且得是全方面的强大,不光是军事上的,还得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多努力,推动去美元化,让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