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蒙古国这几年跟中国的经济事儿,总觉得像邻居间借钱过日子,表面风平浪静,底下却藏着不少弯弯绕。
2023年春天,蒙古媒体就爆出这么一桩事儿:蒙古想跟中国商量,把一笔17亿美元的贷款还款期限往后拖拖,顺带还希望中国在买卖东西的时候,多用用他们的图格里克。
这笔钱换成蒙古币就是5万亿图格里克,搁他们国家一年总花销才20万亿左右,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家底儿,一下子吐出来谁都得掂量掂量。
加上每季度还得付6700万美元利息,这压力不是闹着玩的。蒙古央行那边儿,当时正愁眉不展,觉得不找中国商量商量,日子更难熬。
这事儿得从蒙古的经济底子说起。蒙古国地大物博,人口却才300多万,经济基本靠挖矿卖煤、羊绒啥的维持。九成出口都卖给中国,这依赖度高得让人直摇头。
疫情那几年,边境一封,煤炭运不出去,损失好几亿美元。2022年底,还有煤炭合同闹掰的事儿,蒙古单方面说不卖了,把货高价甩给别人,结果中国一转身找澳大利亚买,蒙古那边儿的市场没了,现金流更紧巴巴。
结果呢,外汇储备一度掉到谷底,图格里克汇率晃荡得厉害。蒙古经济小,金融体系也不够硬,平时用美元结算贸易,汇率一变就吃亏。加上全球去美元化那股风,蒙古更觉得得抱紧自家货币,少沾第三方风险。
蒙古这请求听着合理,背后也藏着点小算盘。贷款是几年前借的,低息优惠,本来是为稳经济用的。现在到期了,他们不想一次性砸锅卖铁,就想分三年还本,每年5.67亿左右,利息照付。
这不光是为喘口气,还想借机推图格里克国际化。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本来2014年签的,到2023年7月到期,那协议允许两国贸易用人民币和图格里克结算,省了美元中介费,还降风险。
蒙古央行行长巴·拉赫格瓦苏伦当时公开说,不确定中国央行还需不需要更多图格里克,但贸易机会多,出口煤啊矿啊的,正好用本币结。
说白了,蒙古想让中国多收图格里克,帮他们消化储备,顺带稳住货币价值。毕竟,中国是最大买家,不点头,这事儿悬。
这协议对蒙古好处多。以前贸易全靠美元,蒙古金融弱,波动一来就伤筋动骨。现在用本币,能省成本,还拉高图格里克在国际上的面儿。
蒙古出口大头是资源,中国进口需求稳,这边多用图格里克,那边蒙古就能少换汇,储备管得牢。但话说回来,蒙古这步棋走得有点急。
煤炭那事儿还没摆平呢,就又伸手要帮忙。2022年他们毁约后,中国没多纠缠,直接换供应商,蒙古煤炭堆仓库卖不动,教训够深刻。蒙古政府也没给个像样解释,就这么搁那儿,国内舆论还觉得亏了。现在求延期,难免让人觉得是想两头吃,欠钱不还清,还想多占便宜。
中国这边儿态度一直稳当,没急着拍板。外交部发言人说过,支持蒙古发展,但债务得重视,别越欠越多。中国是大国,主张互助,但也得防风险。
要是贸然多收图格里克,贸易链条一乱,人民币也得承压。蒙古形势不稳,地缘上还爱折腾,中国自然得多想想。蒙古夹在中俄间,喊着“第三邻居”政策,拉西方进场。
2023年,他们跟美国德国谈稀土合作,想开海运通道通过韩国釜山港,还支持乌克兰,明显想疏远中俄亲近西边儿。
上海合作组织看不下去,上合峰会时暗示蒙古别乱站队。但蒙古地理上锁死,经济上离不开中国,这平衡玩得再溜,也得面对现实。欠中国钱,还想借机多卖本币,这心思中国看得清。
结果呢,2023年8月1日,中蒙央行还是续签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15亿人民币对7.25万亿图格里克,有效到2026年。这步走得及时,帮蒙古稳住了汇率,也续了贸易结算的命脉。
贷款延期那块儿,没马上公布,但从后续看,中国没为难,给了技术援助啥的。蒙古外汇储备那会儿反弹到35亿左右,煤炭出口重启,边境口岸车队又忙活起来。
2024年,蒙古经济增长5.2%,通胀压到8%,央行紧缩政策管用。巴·拉赫格瓦苏伦继续掌舵,参加博鳌论坛,跟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聊跨境支付,名片换来换去,合作面儿广了。
转眼到2024年底,蒙古外部债务爬到37.1亿美元,比前一年多点,但结构稳了点。中国占大头,但风险降了。IMF那时候评估,说蒙古外部负债高,但中国援助和互换帮了大忙。
蒙古开始推国内债发行,建基准收益率曲线,少靠外债。2025年上半年,经济预计长6.3%,铜产量爆棚,农业也回暖。
外部债务Q2冲到39.6亿,同比涨12.7%,但储备破55亿,黄金交易拉动。信用评级升到B+,发展银行跟着沾光。蒙古内阁开会,部长们翻报告,税收从矿业多抠点,预算松快了。
这债务事儿搁蒙古人心里是个疙瘩。人口少,土地荒,靠资源吃饭,波动一来全家遭殃。中国贷款低息,本是为项目建的,像埃尔登布伦水电站那2530万美元的援助。
但蒙古管理上总出岔子,疫情加毁约,雪上加霜。现在求延期,表面是为经济,骨子里是赌中国不会扔下他们不管。
毕竟,蒙古卖的煤矿,中国工厂离不开。反过来,中国也得稳周边,债务一爆,边贸乱套,谁都不好过。
从大格局看,这事儿反映中蒙关系的常态。蒙古想多元化,谈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协议,2025年3月签三年草案,拉俄罗斯市场。但中国仍是支柱,90%出口在那儿。
蒙古央行推本币试点,边境结算机转起来,图格里克流通多点。2025年9月,IMF访问团来,专家摊数据,评债务可持续性。
蒙古得深化改革,提升矿税效率,不然延期批了也白搭。巴·拉赫格瓦苏伦9月17日开会,政策利率不动,汇率图表盯着,继续管货币。
说到底,蒙古这请求接地气儿,就是穷亲戚找富邻居商量账单。17亿不是小数,但分期还,中国也没亏。更多图格里克用上,贸易成本降,互利。
蒙古得记着,欠钱得还,毁约得赔,下次别再玩火。2025年储备稳,增长上行,但债务率120% GDP,Fitch评级B+稳,隐患还在。
蒙古政府推绿色金融,学中国培训,合作深了。地缘上,他们拉西方,但真金白银还得靠中俄。这平衡,玩不好就摔跟头。
结语:
总的,地缘平衡难,毁约教训记牢,改革矿税,绿色金融学中国。事儿没完,悬着等批,但互利基调稳。这就是中蒙经济那点事儿,欠钱还钱天经地义,合作长远才靠谱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