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内容来自机构调研信息,只分享逻辑,个股走势请自行斟酌以下内容根据电话会议录音转换而来,错别字难免,有时录音不清晰,有时软件转换错误,请见谅。IMO绿色航运法案即将落地,绿醇千亿市场启动20250910_导读全文摘要风电整机龙头企业计划大额投资于绿色能源项目,旨在应对IMO绿色航运法案实施后对绿色甲醇和绿氨市场的旺盛需求。讨论聚焦于绿色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前景,特别是金风科技等企业在绿色甲醇和绿氨项目上的布局,以及相关企业如吉电股份和中集安瑞科的投资与盈利潜力。分析指出,绿色甲醇的成本、生产技术路径及市场需求是关键考量因素,提前布局和与船厂建立合作关系对抓住市场机遇至关重要。最后,推荐金风科技、吉电股份和中集安瑞科等企业在绿纯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预期将实现显著的利润弹性增长。问答回顾问:金风科技计划投资的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有何重要意义?金风科技在绿色甲醇领域的投资情况如何?答:金风科技计划投资180多亿元建设一个3G瓦规模的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这代表了风电整机龙头企业对相关领域持续加码的投资。该项目与即将在十月份进入执行阶段的IMO绿色航运法案相呼应,预计年底将带来绿醇在航运领域的应用需求爆发,对于氢能与新能源氢能一体化产氢消纳具有重要下游出口意义。金风科技不仅投资了60万吨的绿色甲醇项目和40万吨的绿氨项目,还在新安盟地区有一期25万吨的绿色甲醇项目,预计今年10月份投产,并且二期项目也由原先预期的50万吨上调至60万吨。这些举措显示出金风科技在绿色甲醇领域的持续加大资本开支,预示着下游绿纯市场将迎来重大投资机会。问:IMO绿色航运法案对船舶使用绿色燃料有何影响?答:IMO在今年4月份提出了针对5000总吨以上大型远洋船舶的法律性约束框架,要求根据每年二氧化碳排放设定排放目标,超标将面临罚款。罚款其实很重,一档是单吨二氧化碳罚100美元,二档是单吨二氧化碳去罚380美元。这一法规将直接驱动下游船舶进行绿色化转型,尤其是从10月份法案正式通过后,对于船舶使用绿色甲醇的需求增长将加速。问:目前绿色甲醇船舶的需求状况如何?答:尽管法规在十月份才正式通过,但目前已有300艘甲醇燃料船舶的新船订单,对应约680万吨绿色甲醇的需求。当前产能仅几十万吨,远低于需求量,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窗口期。长期来看,预计到2030年需求将超过4000万吨,渗透率有望达到10%以上,形成千万级甚至千亿级的巨大市场。问:绿色甲醇供应端面临哪些挑战?答:目前绿色甲醇产能虽有四千多万吨,但建设周期长达两年,且生产商需要与下游船厂建立稳定销售渠道,签订合作协议才能确保产品销售。此外,由于船舶建造周期也是两年左右,因此若要抓住第一波行情,相关企业必须提前布局并开始投运项目,这大大缩小了符合条件的项目范围。问:有哪些企业已经投运或计划投运绿色甲醇项目?答:上海电气已投运了首个项目,金风科技今年投了一个25万吨的项目,明后年还有机电、艾瑞科以及隆基等企业会陆续投运他们的绿色甲醇项目。问:绿醇项目的盈利弹性具体是如何计算的?答:目前的成本价在3800元左右,而市场上的单吨甲醇售价可以达到6000元左右,甚至在上海加注的价格高达7000元。这意味着单吨利润大约在2000到3000块钱。例如,对于金风一期20万吨的项目,如果明年年底实现全部达产,那么单吨利润即为2000块,总利润将达到5亿。对于上海电气来说也是如此。问:项目的盈利弹性与投产进度有何关系?答:随着快速投产,尤其是像金风二期和新签的60万吨项目,盈利弹性会显著增大。长期来看,绿醇能力弹性甚至可能达到30亿以上的状态。问:绿醇项目运作的门槛有哪些?答:运作门槛包括早期投资、与船厂达成协议,以及获取必要的碳源、氢源认证,如ISCC认证以确保产品能顺利销售。问:为什么海外在绿色化推进上比国内更快?答:主要原因是海外碳价较高,愿意支付高额碳价推动绿色化,导致海外绿色化进程更快。问:将传统燃油船改造为甲醇船的成本如何?当前绿色甲醇的主要技术和成本构成是什么?答:改造成本相对较低,大约占整个造船成本的10%,主要是替换发动机、甲醇供应罐和燃料泵等,而且二冲程和四冲程发动机已实现双燃料化,改造成本单千瓦不到300欧元,大概270欧。目前主要有滤氢加生物质和滤芯加上CCUS两种技术路径,其中以生物质路径为主。成本大头在于电力成本,而生物质来源如秸秆高温气化、垃圾焚烧等较为常见。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未来绿色甲醇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下降,应用前景广阔。问:对于绿色甲醇的经济性测算有何依据?答:根据欧盟碳配额价格(约100欧元/吨),当罚款标准达到一定金额时,若绿色甲醇价格在4500元左右,即可实现与传统燃料的使用评价相等,因此经济性问题无需过分担心。IMO也会去推进这件事,绿氢成本逐步下降,规模化之后,绿醇价格2030年前后有望降至300–450美元/吨(约2180–3200元),接近航运公司心理价位问:对于绿醇生产商来说,如何布局才能抓住机遇?推荐的率先落地的绿醇生产商有哪些?答:绿醇生产商需要在2027年前开始布局,并确保在近两年内实现项目落地并与下游厂商签订合作协议,锁定需求,以实现超额收益,单吨利润可达2000至3000元。推荐的标的包括金风科技(一期25万吨已落地)、吉电股份(今年落地合成氨项目,并预期在2027年落地20万吨绿醇项目,同时与中远海运、上港集团有合作)、中集安瑞科(今年落地5万吨绿醇项目,未来还将持续加码十多万吨的绿醇项目落地)。END加入知识星球,获取海量投研信息,了解深层次的投研逻辑!不定期精选较为确定的个股和板块机会。(5月精选创新药BD,6月固态和军工,7月CXO和液冷、PCB材料)星球汇聚市场深度研报,筛选出优质的投研信息,跟踪梳理市场动态,捕捉热点过滤杂音,提供高价值的纪要报告,分享深层次的投研逻辑和行业知识经验,消除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