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负团费”升级——1380元游越南,15万买沉默,写给所有子女和父母的“防割”手册

#热点观察家#10月28日《新京报》刊发调查报道证实:标价1380元的“越南芽庄VIP团”实为“零负团费”升级陷阱,同一免税店清一色“保险客户”,老人被锁厅强卖9.8万元“军方沉香”。

当“六天五晚芽庄海景+红酒晚宴”只收1380元时,你动心了,骗子就动刀了。

无锡王女士替母亲清点账单:3条“军方专供”沉香手串9.8万、1块“国礼级”玉石4.2万、1袋“皇室安宫牛黄丸”1.6万,再加上零七碎八的乳胶枕、药油、蛇毒膏——区区一趟越南行,15.6万元养老金瞬间蒸发。

更讽刺的是,母亲回国后才想起:合同没签、发票没有、微信转账记录里只有业务员一句“阿姨您放心,绝对真货”。

这并非孤案。2024年12月至2025年10月,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收到“保险+旅游”强制购物帖文2371条,平均涉案金额7.3万元,最大单笔43万元,受害者年龄全部在55岁以上。

本文用四把“手术刀”剖开这条跨境围猎链:诱饵怎么下、笼子怎么焊、刀子怎么磨、伤口怎么缝。读罢,请把文章转给父母,并记住一句老话——贪小失大,古今同然。

一、1380元是怎样变成15万的?——一张“时间轴”看清套路

Day1 接机:导游一口一个“干爸干妈”,免费发卡、合影,建立“自家孩子”人设。

Day2 景点:只给40分钟打卡,大巴直奔“华侨慈善中心”(实为购物店)。

Day3 上午:参观“越南国家沉香博物馆”,讲解员先放纪录片——《一克沉香抵一克金》,随后锁门,不买东西不开车。

Day3 下午:玉石城,导购哭诉“军方裁员,库存变现”,标价38万的手镯“首长特批”4.2万。

Day4 红酒晚宴:五星级酒店宴会厅,灯光一打,PPT轮番播放“遗产税”“以房养老”,最后推出“增额终身寿+附赠柬埔寨土地”。

Day5 上午:乳胶寝具体验中心,1.8米床垫一口价2.98万,导游暗示“不买明天签证出麻烦”。

Day6 送机:导游收走购物小票,“帮你们报关退税”,回国后再也联系不上。

六天流程走完,老人钱包被“五连鞭”抽干:情绪绑架→权威背书→健康恐吓→稀缺营销→熟人抹平。

二、骗子心理学:他们如何精准戳中老人的“五怕”

1. 怕孤独——“干爸干妈”一叫,子女不在身边的空洞瞬间被填满。

2. 怕生病——导购现场把“沉香”放进热水壶,两分钟测出“血压降了30”。

3. 怕通胀——PPT打出“人民币每年贬值7%,只有稀缺资源保值”。

4. 怕给子女添负担——“这块玉传家,以后不用卖房子看病”。

5. 怕错过——“今天只有这一批,部队明天就封矿”。

五怕叠加,老人进入“情绪隧道”,大脑前额叶判断功能被抑制,只剩“手上有卡,刷”。

三、黑色利益链:从国内拉到国外,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1. 上游:部分保险业务员(获客)

每拉1人奖励“人头费”150元;

购物金额≥3000元,额外提成5%;

2025上半年,某头部寿险分公司靠“旅游加保”实现新单期缴1.8亿元,占总量27%。

2. 中游:组团社(遮丑)

挂靠有出境资质的“壳旅行社”,每年交管理费10万;

与越南地接社签“零负团费”协议,反向买团,每人倒贴400元。

3. 下游:购物店(收割)

商品成本不足标价1/30;

销售总额60%当场返给导游与领队;

用国内个体户执照在越南“贴牌”,规避两地监管。

一句话:1380元团费只是“钓鱼钩”,购物回扣才是“鲸鱼肉”。

四、跨境维权有多难?——现实版“罗生门”

1. 没合同——微信语音一句“放心去玩”被业务员秒删;

2. 没发票——购物店给的是“越南语质保单”,回国即失效;

3. 没主体——出事以后,保险公司一句“个人行为”,导游身份资料与边检留存信息不符;

4. 没证据——小票被收走,银行流水只能证明“POS消费”,无法对应商品;

5. 没人管——文旅、市场监管、金融监管、外交领事四方踢皮球,维权周期平均11个月。

2025年8月,南京67岁的李大爷递交第73份投诉材料后,才追回30%货款,却已支出律师费、翻译费、越南公证费合计4万元。

老人自嘲:“追回来这点钱,还不够买导游一根沉香木。”

五、古人早就说透:贪小失大,一字千金

《吕氏春秋》载:“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利剑,不若得一欧冶;然贪一日之价,而失千里之马,未可谓善贾也。”

翻译过来:一匹千里马只卖十两银子,看似便宜,实则假货,真正伯乐不会上当。

清代晋商票号更在柜台刻八字警句:“便宜莫贪,假货莫买。”

把镜头拉回今天:1380元飞越南,包机票、海景房、红酒自助,成本都不止3000元,对方凭什么倒贴?答案只有一个——“你本人就是商品”。

六、给子女的三句大实话——把父母从“围猎场”拉回来

1. 与其事后维权,不如事前打预防针:把本文转进家庭群,并@所有人。

2. 用“算账”代替“说教”:帮爸妈列一张“旅游成本表”,机票+酒店+餐标,低于成本就报警。

3. 建立“家庭财务双钥匙”:老人单笔消费超1000元,需子女二次短信验证;多数银行APP可一键设置。

七、给父母的“四不要”口诀——背下来,能省15万

1. 不要信“免费”——免费的就是最贵的;

2. 不要签空白合同——看不懂就拍照发给子女;

3. 不要微信私转款——公账发票是唯一保障;

4. 不要碍于情面——熟人骗你就是利用“不好意思”。

再送一张“防骗卡”,打印出来贴冰箱:

“凡是团费低于携程同款50%+进购物店+喊我‘干妈’+限时秒杀,立刻拨打12315,或者原地报警。”

八、监管也在升级——但别把自己命运交给别人

2025年9月,文旅部、金监总局、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打击养老旅游“零负团费”专项整治的通知》,首次把“保险+旅游”纳入重点:

业务员冒用公司名义组织出境游,按“非法经营罪”移送公安;

购物店虚假标价超15倍,直接定性“诈骗”,可处10年以上;

对举报者给予罚没金额10%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

政策再好,也挡不住骗子花样翻新。记住:第一道防火墙永远是自己的“贪小便宜羞耻心”。

结语

小时候,父母教我们“不要拿陌生人的糖”。

如今,轮到我们教他们“不要抢低价的团”。

把这篇文章发出去,让朋友圈再多一个清醒的家庭。

毕竟,真正的孝顺,不是事后帮父母打官司追回15万,而是事前用1分钟转发,帮他们省下15万。

1380元的“越南VIP”,其实只配做一件事——提醒我们:

自古便宜多陷阱,一分价钱一分稳;

守住钱包即守心,阖家团圆才是真。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