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时,杨虎城的17路军实力有多强?它与西北军有何渊源呢

西安事变发生时,杨虎城带领的十七路军和张学良统率的东北军,是西北地区最有实力的两大军事集团。张学良虽有二十万兵力,名义上还管着陕西和甘肃,但杨虎城是陕西本地人,在陕西根基深厚、影响力大,这点是外来的张学良比不了的。

杨虎城带领的十七路军也叫小西北军,是依托陕西壮大起来的地方军事力量。跟冯玉祥的西北军比起来,十七路军其实更能代表西北地区。虽说冯玉祥名义上把西北好几个省都整合起来了,但实际上他在西北只统治了五年,根本没机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冯玉祥的野心不止于西北,他还想打到更富庶的中原去。可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是地地道道的陕西本土派,早在1903年就开始在陕西发展了。对杨虎城来说,先把陕西的统治稳固好是头等大事,这和阎锡山在山西的发展思路有点像,只不过陕西面临的外部形势更严峻。

中原大战结束,冯玉祥手下的西北军彻底散了架,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却趁机壮大到顶峰,把整个陕西都控制在手里,兵力多达六万多人,成了西北实实在在的大势力。

杨虎城带领的17路军,具体是由哪些队伍合在一起的呢?

十七路军起初主要是第7军和第38军合编而成,第7军下面就只有一个第42师,军长是冯钦哉,他手下大概有两万士兵。冯钦哉这人性格直爽,说话从不拐弯抹角,经常因为军事上的看法和杨虎城起争执。西安事变后,冯钦哉不赞同杨虎城的兵谏,就带着自己的部队投靠了蒋介石,部队被改编成了第98军。后来,这支部队被派往山西,参加了中条山战役。在那场战斗中,第98军为了掩护大部队过黄河,吸引了好多日军,经过一番苦战,部队伤亡很大,最后就剩下七千人了。再后来,这支部队就慢慢被编进了其他国军队伍里,番号也就没了。

第38军下面有第17师和第177师两个师,军长是孙蔚如,全军大概有四万人。这支部队里有很多倾向我党的进步分子,像第17师的师长赵寿山,1942年就入了党;还有第17师第51旅的旅长孔从周,1927年就表达过想加入共产党的意愿。西安事变后,第38军也去了山西打鬼子,在中条山跟日军打了好多年,被大家叫做中条山的钢铁防线。解放战争时,赵寿山和孔从周带着第38军大部分人起义,改编成了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军长是孔从周。后来,这支部队加入了陈赓兵团,参与了豫西牵牛行动和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孔从周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杨虎城带领的17路军和冯玉祥手下的西北军,它们之间有啥关系呢?

1927年,杨虎城带领的十七路军曾短暂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但始终保持高度自主。1928年,由于杨虎城和冯玉祥在陕西治理上分歧严重,加上十七路军的军饷长期供应不上,这时恰逢蒋介石抛出合作意愿,杨虎城便趁机率部脱离西北军。后来在中原大战期间,他派兵驻守潼关,切断了西北军的退路,导致冯玉祥的西北军最终崩溃。从本质上看,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和阎锡山的晋军一样,更关注本省利益,因此这支部队被称为“陕军”或许更贴切。

北伐成功后,冯玉祥带领的西北军不仅跟老蒋争起了天下,还占据了山东、河南这些地方,势力都扩展到华北了,这时候的西北军,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西北军阀了。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

足球资讯